常州市武进区教科研课题
结题鉴定书
课 题 名 称: 《农村初中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行动研究》
课题负责人 :             项学 军                 
工 作 单 位: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组织鉴定单位:      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鉴 定 方 式:          会议结题鉴定                
鉴 定 日 期:           2011年12月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制
一、课题组核心成员名单
| 序号 | 姓名 | 职务、职称 | 工作单位 | 对课题研究的主要贡献 | 
| 1 | 张国民 | 校 长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课题组长,指导协调课题研究 | 
| 2 | 项学军 | 副校长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课题组长,具体负责课题研究 | 
| 3 | 童载民 | 副校长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副组长,指导协调课题研究 | 
| 4 | 高留云 | 政教助理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副组长,负责课题实施管理 | 
| 5 | 单曙东 | 政教主任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负责课题的调查研究 | 
| 6 | 孔叶萍 | 主办会计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负责课题的调查研究 | 
| 7 | 刘永良 | 总务主任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负责课题的调查研究 | 
| 8 | 时月清 | 年级组长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课堂教学分层设计研究 | 
| 9 | 周华员 | 总务助理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课堂教学分层设计研究 | 
| 10 | 陈广练 | 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课堂教学分层设计研究 | 
| 11 | 任经宇 | 数学教师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课堂教学分层设计研究 | 
| 12 | 李  娟 | 政治教师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课堂教学分层设计研究 | 
| 13 | 刘  娣 | 体育教师 中学高级 | 芙蓉初中 | 课外活动的分类指导 | 
| 14 | 张春燕 | 教务助理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课外活动的分类指导 | 
| 15 | 吴永利 | 教研组长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课外活动的分类指导 | 
| 16 | 仇亚文 | 语文教师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课外活动的分类指导 | 
| 17 | 陆晓芳 | 数学教师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研究 | 
| 18 | 赵静霞 | 英语教师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研究 | 
| 19 | 丁嫦于 | 信息教师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研究 | 
| 20 | 刘淑瑾 | 政治教师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研究 | 
| 21 | 梁红芳 | 年级组长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学生分层评价的研究 | 
| 22 | 刘凌英 | 年级组长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学生分层评价的研究 | 
| 23 | 朱伟南 | 数学教师 中学一级 | 芙蓉初中 | 学生分层评价的研究 | 
| 24 | 堵亚娟 | 物理教师 中学二级 | 芙蓉初中 | 学生分层评价的研究 | 
二、研究目标
| 1、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从而促使学生均衡发展,实行公平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通过研究,使全体学生都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环境,都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都有成功的喜悦。 3、通过研究,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德育方法、教学方法也发生变化,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增强。 | 
三、研究过程
|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11月):通过招标形式,组建课题组;收集有关材料,组织学习并加以论证,完成了课题设计报告。 2、申报课题阶段(2008年12月):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课题立项。        3、课题立项阶段(2009年3月):经武进区教育局教育科研规划小组办公室批准,2009年3月24日,本课题被确定为2009年度武进区级教科教研课题 4、课题实施阶段(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 课题组在校园网站上专门开辟了“课题研究”网页; 确定了研究对象和内容;根据课题设计方案进行实施; 每学期围绕课题开展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课题研讨、实验课评议交流等活动,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认真做好台帐资料的网上积累工作。 5、结题阶段(2011年12月):以研究报告的形式结题。 | 
四、研究成果
| 1、推动了教师的观念转变 (1)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由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并重。 (2)转变了传统的教师观,教师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知识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参与者。 (3)转变了传统的学生观,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和主体。 2、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大家加深了对课题研究内容的理解,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讲授、交流、评议、反思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业务水平。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巩固了科研意识,提升了教育教学的理念,新的育人观已逐渐形成。教师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成了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市、区、校级公开课(评优课),撰写的数十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评比中发表、获奖或交流,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4、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参研教师根据班级学生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情感态度等的不同,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外学习、学生评价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组合,采取分层要求、分类指导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和提高。 5、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师生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 
五、成果推广打算
| 本课题通过近三年的研究和实践,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效应。 1、活动记录及理论学习材料。 2、课堂教学观摩评议活动、研讨活动材料及照片。 3、经验总结、论文集。 4、研究报告 以上材料可浏览校园网页: http://58.216.167.99/html/jiaoxuekeyan/ketiyanjiu/ 我们准备把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的调查报告、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等汇编成册,以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参考和借鉴。 其次,准备把课题研究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再进一步梳理提升,希望能成为学校宝贵的教学资源,为课题研究成果在全校教育教学中的推广指引路径和方向。 | 
六、鉴定情况
| 鉴定组成员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工作职务 | 技术职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鉴定意见 |  | ||||||
| 鉴定组 组长、 副组长 签  名 |  | 区教育局 教研室审核意见 |  | ||||

 账号登录
账号登录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打印文档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