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自评表>>三、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10分)>>6.综实劳技>>文章内容
深化劳动教育 塑造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1-07-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晓宇

深化劳动教育 塑造时代新人

——芙蓉初级中学 刘晓宇

2020320日,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智体美相融合,实现知行合一。我作为语文老师和政教处助理,一直以来都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指引。

语文学科兼具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不仅传授知识,还有育人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我主动把劳动教育巧妙地渗透在我的语文教学中。

阅读教学:我精选了有关于劳动的经典文本开展阅读教学,一、精选介绍劳动技艺和劳动成果的美文。比如《核舟记》中美妙绝伦的微雕艺术,《卖油翁》中老人熟能生巧滴油绝技,《苏州园林》中极具自然美的园林艺术,引导学生感知劳动的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二、精选歌颂劳动人民高尚品质的美文。比如《回忆我的母亲》中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善良质朴又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台阶》中自尊要强、勤劳刻苦、坚韧不拔的父亲形象,引导学生走进这些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拉近学生与劳动人民的距离,让他们真切地感知劳动人民身上的美德,从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写作方面:我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的“劳动达人”,将他们的动人事迹进行书写和歌颂,学习他们的劳动技艺和质朴品格。带领学生亲自劳动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和写作。学生们因为有了真实的亲身体验,所以有了主动的倾诉欲和表达欲,写出来的文字真实又生动,不仅提升了写作能力还提升了劳动能力。

综合性学习方面:我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是否还有其价值”的辩论会。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日益严重,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人工智能时代,很多学生都漠视劳动的价值。所以开展这样的一个辩论会,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新时代劳动的特点和价值,让他们从内心真正地认同劳动的价值。

校本课程方面:我编写了校本课程书籍《传统的节日》,在书籍中不仅介绍了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等,还设计了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劳动活动。我在上校本课的时候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这些活动,比如说元宵节,指导学生制作“元宵灯笼”,学生兴味盎然,发动自己的巧思,运用自己的巧手,制作出了各有特色的灯笼,并且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赞美和展示,让他们亲自感受到劳动的成就感和乐趣,同时感受劳动创造美的过程。

作为政教处的主任助理,我们政教处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把学校的劳动教育放在一日常规的考核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校内劳动,让学生承担各自班级中扫地、拖地、倒垃圾、擦玻璃、整理水橱、整理书橱等劳动;让学生承担校园清洁等校园劳动;引导学生体会参加校内劳动、服务你我他的成就感,使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起来。在学校大扫除的过程中,我每次都是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榜样,不仅自己积极劳动,还指导学生劳动。

我积极组织有关于劳动的各项活动:把五月份定为学校的劳动教育月,举行了“奋斗新时代 劳动最光荣”的征文和演讲比赛,引导学生们寻找并且歌颂,在劳动中实现价值,在劳动中成就梦想的动人故事。今年五月份发起了“致敬最可爱的人”征文和演讲比赛,引导学生们积极挖掘在抗疫期间各行各业职工们的感人事迹,歌颂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科技节中也巧妙地渗透劳动教育,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牙签胡萝卜高塔搭建大赛”,把劳动和科学巧妙融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提升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我十分认同陶行知先生的 “社会即学校”,在人的一生中,学校生活毕竟是短暂的,而在家庭、社会中的生活实践时间则相对漫长,人一生的自我完善,人的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在学校就能完成的,更多的教育,是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完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由此我积极促进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更好地完成学校劳动与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的衔接,将劳动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融入家庭,走进社会,最终形成课内学习与课外体验相结合、校内劳动和校外实践相融合的多元化教育,深化劳动教育。

我主动邀请专家到校来给家长进行劳动教育的培训,让他们发挥自己言传身教的正面作用,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劳动价值观的完善和劳动技能的提高,积极与学校配合,引导学生在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开展“家务我能行”、我的家我打扫”、“我是家务能手”等活动,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体谅家长的不易与辛劳,从而懂得尊重劳动,感恩父母,珍惜劳动果实。以此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意识,切实做好孩子归家后的劳动教育,保证学生劳动教育的完整性。

1.jpg

我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社区、敬老院、田园、等社会资源,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场地。比如我们和“芙蓉方茂纪念馆”、“国防园”“芙蓉敬老院”等实训基地达成联合,作为我校学生社会劳动的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义工、志愿者等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明白劳动的价值,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从而爱上劳动。同时也引导学生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我会继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