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紧急救护,科学规避应对突发事件
为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科学的应急技巧,在灾难发生时能用科学方法进行自救自护,
活动形式分为三种:观看视频、浏览展版、现场救护。主题为“灾害自救”的视频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到灾害给群众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让同学们懂得沉着冷静地应对突发事件,采用有效的措施,争取更多生存机会。图文并茂的科普展板,让同学们了解青少年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情况及应对的措施。
最重要的是在操场上进行的现场学习心肺复苏活动。首先,科普公司工作人员讲述了现场紧急救护的重要意义,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及相关科普知识。目前,因大多数人不懂基本的急救常识,心跳骤停院外抢救成功率很低。而相比之下,在欧美发达国家,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最高可超过40%,主要得益于自救互救知识的普及。所以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提高急救技能,对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两人为一组,在模拟假人上进行心肺复苏的现场演练:现场评估,紧急呼救,检查脉博,按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进行心肺复苏。在同学们的操作过程中,问题比较多,工作人员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使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
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掌握了基础应急逃生、避险自救、心肺复苏等技能,实现了校园安全教育多样化、常态化、实效化。



(责任编辑:政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