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防灾意识建设平安校园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提高防灾意识 建设平安校园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好“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利于引起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增强师生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综合减灾能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明天第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来审视我们生活学习的行为,我们应该在每个行为细节中都要靠近安全,远离危险。
同学们,安全教育给我们增加的是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我们收获的是对生命的珍爱。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涉及到大家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如食物中毒、体育运动、网络交友、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等,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学生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
有人认为“安全”只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健全。其实不然,我认为即使是一个体格健全的人,如果他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沉溺于不良书刊和网络游戏等精神鸦片之中,传播低俗之风,那么他的行为思想就是不安全的,他这个人就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保护身体的安全,更要抵制思想上的危险!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责任、义务等交织的密切关系中,因此我们就不仅仅是我们的,我们还是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同学的益友、未来的建设者。请大家清楚自己的责任,并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社会,为了未来,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做个负责任的人。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防范未然。借此机会,我郑重的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
1.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操场上的体育运动器械,必须按规定使用,不允许任何人私自攀爬、玩耍。
2.要注意交通安全。乘车出行要相互礼让,文明乘车。
3.同学们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不能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不能发生同学间打架的事件,更不能找外来人解决。
4.课间文明,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进出走廊不奔跑,不嬉戏,不在走廊和门口玩耍。保持楼道内安静,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不在教室走廊从事体育性活动、追跑嘻戏或打闹喧哗。
5.要注意食品安全。夏天到来,气温渐高,食物中毒事件有可能增多,同学们不要买过期的、变质的、不卫生的食品,尽量不要在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吃饭喝水都要讲卫生,要加强身体锻炼,预防传染病。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让我们做一名“提高防灾意识 建设平安校园”的文明守护者;让我们行动起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万思安全最重,安全在于未然防范,让我们牢记安全生于泰山,树立安全的意识,时时想安全,处处讲安全,居安思危,就一定会创造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我们的生命将会更加亮丽!
另外,在今天的卫生防疫报告,在四川成都出现首例甲型流感疑似病例,请各班主任就甲型流感的体征状况和预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一次教育,提高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