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请议定书
课题名称: 《农村初中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行动研究》
申 请 人: 项 学 军
所在单位: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申请日期: 2008年12月
审批日期:
课题名称 |
《农村初中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行动研究》 |
起止时间 |
2008.12—2011.7 |
||||||||
成 果 形 式 |
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
||||||||||
课 题 组 负 责 人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学科 |
工作单位 |
职务 |
||||
张国民 项学军 |
男 男 |
47 37 |
中学高级 中学高级 |
语文 语文 |
芙蓉初级中学 芙蓉初级中学 |
校长 副校长 |
|||||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职称 |
学科 |
在课题研究中人分工 |
|||||||
童载民 高留云 孔叶萍 刘淑瑾 陆晓芳 刘永良 单曙东 |
中学高级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高级 |
数 学 语 文 数 学 政 治 数 学 语 文 体 育 |
指导、协调本课题研究 负责课题台帐的记录与资料的积累等工作 调查研究外地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 学生分层评价的策略研究 课外学习活动的分层要求,分类指导研究 不同层次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学生分层评价的策略研究 |
||||||||
课 题 的 研 究 背 景(必要性和可能性) |
|||||||||||
近年来,随着常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携儿带女涌入常州城乡各地。他们在推动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外来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一方面,由于外来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学习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民工子女中存在较大比率的学习行为偏差现象;而教材上的差异、语言上的障碍,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因素又导致这些学生学业成绩较差;加上有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对学习行为偏差的外地学生缺乏足够的热心和耐心,教育方法简单甚至粗暴,这种师生关系又极易使这些外地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厌学等情绪。因此,对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芙蓉初级中学目前有780余名学生,其中有200多名是外地民工子女,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而且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但是这部分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此,我校从2005年开始相继进行了武进区级课题《农村中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的研究和“后进生学习跟踪管理卡”的实施。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已初有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外地民工子女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很多道德、心理问题皆是由学习问题引起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外地民工子女的学习状况,缩小他们与本地学生的差距,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班集体中去,我们想以《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均衡性发展的行动研究》为契机和突破口,分析外地学生的学习行为偏差现象,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通过个学科教学的调整改进,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
|||||||||||
课 题 研 究 的 主 要 内 容 |
|||||||||||
1、教师确立公平意识,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一个孩子的成功得益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学校教育应当真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负责。通过理论学习、培训讲座等形式,让每一位教师明白,我们不能选择受教育者,我们所有教育的基础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地热爱每一个生命,以尊重与爱去构筑学生健康的人格,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 2、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 (1)研究在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如何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设计。 学生群体随着年龄增长,个性差异也变得越来越大,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外地学生,其个性差异都是在一定的先天条件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后天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在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分层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分层设计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明了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在教育教学中针对学生意志品质、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层次性,对教育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设计不同的问题,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得到各自适宜的发展。 (2)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兼顾面向全体与分层教学的策略。 学生的层次不同,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要因人而异。教学方法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体现在思想教育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意志品质、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的同时,还应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让学生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其次,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意志品质的教育也要区别对待。例如对后进学生更多地给他们一份真诚和关爱,对中等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对优等生则要多一份严谨和期望。 3、课外学习活动的分层要求,分类指导策略研究。 “分层要求”就是对各类学生在教学要求的深浅度、作业难易度、作业批改方式、课堂提问等诸多方面给予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对程度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如学习行为辅导、生活习惯辅导、优等生心理辅导等。分层要求、分类指导策略的研究,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4、不同层次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通过调查和研究,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功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均衡发展的机会。 5、学生分层评价的策略研究 通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其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的评价要求(包括考试评价亦是如此);更要注意将基础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要相结合,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欢乐。 |
|||||||||||
课 题 研 究 方 法 |
|||||||||||
1、调查研究法 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外地学生和本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学习成绩及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家庭教育等进行调查,为课题开展与进一步深化寻找依据与支撑; 2、文献研究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实施计划进行具体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尝试、研究、反思、总结、创新、提高。 4、个案研究法 每班选择5——6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跟踪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分层要求和分类指导,以期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
|||||||||||
课 题 研 究 分 步 实 施 计 划 |
|||||||||||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11月):通过招标形式,组建课题组;收集有关材料,组织学习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设计报告。 2、申报课题阶段(2008年12月):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课题立项。 3、课题实施阶段(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根据课题设计方案进行实施;边实施边小结,边小结边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认真做好台帐的记录和资料的积累工作。 4、结题阶段(2011年7月):以研究报告的形式结题。 |
|||||||||||
所在单位意见 |
区教育局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意见 |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
单位盖章: |
||||||||||
注: 规划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即作为区级备案课题。在一年后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通过,正式批准为区级课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