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芙蓉中学分组实验教学情况登记表
日 期
|
实验班级
|
实验内容
|
分组情况
|
实验效果
|
任课教师
|
签字
|
||
年
|
月
|
日
|
实验教师
|
|||||
2010
|
9
|
1
|
七(3)
|
观察鼠妇生活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9
|
2
|
七(2)、(4)
|
观察鼠妇生活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3
|
七(1)、(5)
|
观察鼠妇生活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
2010
|
9
|
6
|
七(1)、(3)
|
观察显微镜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7
|
七(2)、(4)
|
观察显微镜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8
|
七(5)
|
观察显微镜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陈青度
|
|
2010
|
9
|
6
|
七(1)、(3)
|
显微镜的使用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7
|
七(2)、(4)
|
显微镜的使用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8
|
七(5)
|
显微镜的使用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陈青度
|
|
2010
|
9
|
13
|
七(1)、(3)
|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14
|
七(2)、(4)
|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15
|
七(5)
|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陈青度
|
|
2010
|
9
|
15
|
七(3)
|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9
|
16
|
七(2)、(4)
|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17
|
七(1)、(5)
|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
2010
|
9
|
20
|
七(1)、(3)
|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21
|
七(2)、(4)
|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22
|
七(5)
|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陈青度
|
常州市芙蓉中学分组实验教学情况登记表
日 期
|
实验班级
|
实验内容
|
分组情况
|
实验效果
|
任课教师
|
签字
|
||
年
|
月
|
日
|
实验教师
|
|||||
2010
|
9
|
20
|
七(1)、(3)
|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21
|
七(2)、(4)
|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9
|
22
|
七(5)
|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陈青度
|
|
2010
|
10
|
11
|
七(1)、(3)
|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0
|
12
|
七(2)、(4)
|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0
|
13
|
七(5)
|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陈青度
|
|
2010
|
10
|
13
|
七(3)
|
观察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10
|
14
|
七(2)、(4)
|
观察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0
|
15
|
七(1)、(5)
|
观察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
2010
|
10
|
18
|
七(1)、(3)
|
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0
|
19
|
七(2)、(4)
|
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0
|
20
|
七(5)
|
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陈青度
|
|
2010
|
10
|
20
|
七(3)
|
观察种子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10
|
21
|
七(2)、(4)
|
观察种子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0
|
22
|
七(1)、(5)
|
观察种子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
2010
|
10
|
20
|
七(3)
|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10
|
21
|
七(2)、(4)
|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0
|
22
|
七(1)、(5)
|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常州市芙蓉中学分组实验教学情况登记表
日 期
|
实验班级
|
实验内容
|
分组情况
|
实验效果
|
任课教师
|
签字
|
||
年
|
月
|
日
|
实验教师
|
|||||
2010
|
10
|
25
|
七(1)、(3)
|
观察小麦根尖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10
|
26
|
七(2)、(4)
|
观察小麦根尖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0
|
27
|
七(5)
|
观察小麦根尖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
2010
|
10
|
25
|
七(1)、(3)
|
根的生长部位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10
|
26
|
七(2)、(4)
|
根的生长部位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0
|
27
|
七(5)
|
根的生长部位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
2010
|
11
|
1
|
七(1)、(3)
|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11
|
2
|
七(2)、(4)
|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1
|
3
|
七(5)
|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
2010
|
11
|
1
|
七(1)、(3)
|
茎的输导功能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11
|
2
|
七(2)、(4)
|
茎的输导功能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1
|
3
|
七(5)
|
茎的输导功能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
2010
|
11
|
3
|
七(3)
|
观察花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1
|
4
|
七(2)、(4)
|
观察花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1
|
5
|
七(1)、(5)
|
观察花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陈青度
|
|
2010
|
11
|
3
|
七(3)
|
观察果实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1
|
4
|
七(2)、(4)
|
观察果实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1
|
5
|
七(1)、(5)
|
观察果实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陈青度
|
常州市芙蓉中学分组实验教学情况登记表
日 期
|
实验班级
|
实验内容
|
分组情况
|
实验效果
|
任课教师
|
签字
|
||
年
|
月
|
日
|
实验教师
|
|||||
2010
|
11
|
8
|
七(1)、(3)
|
观察叶片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11
|
9
|
七(2)、(4)
|
观察叶片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1
|
10
|
七(5)
|
观察叶片的结构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
2010
|
11
|
8
|
七(1)、(3)
|
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
24组,2人/组
|
良好
|
羌秋妹
|
|
2010
|
11
|
9
|
七(2)、(4)
|
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羌秋妹
|
|
2010
|
11
|
10
|
七(5)
|
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
24组,2人/组
|
良好
|
黄晓艳、陈青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