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的摆放,既是美化工作环境、加强仪器管理的需要,又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教学仪器应怎样摆放才能符合审美要求?笔者认为:仪器摆放应遵循美的规律,必须讲求整洁、均衡、稳定、和谐。
一、整洁
教学仪器是研制者将现代工艺技术手段与美学知识有机结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因而,大多具有优美的造型,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但无论怎样美的仪器,如果灰尘密布,摆放杂乱,也难以使人产生美感。因此,整洁是仪器摆放审美的基础。摆放仪器应做到层次井然,简洁有序,纵横整齐,努力创设一个优雅、素静的意境。
二、均衡
均衡又名平衡,是指对立的各方在数量或作用上相等或相抵。在美学上是指美的客体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等量不等形。均衡的物象给人以庄重、安详的感觉。因此,仪器的摆放必须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均衡的概念。
仪器的均衡摆放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均衡摆放应从仪器的“视觉重量”出发。由于各种教学仪器的体积、颜色及所用的材料是不同的,因此,所表现出的重量感也不同。一般体积大、颜色深的仪器显得沉重,体积小、颜色浅的仪器显得轻巧。而仪器摆放的均衡感往往只取决于外形所产生的重量感,即“视觉重量”,而不是实际重量。因此,摆放仪器时,应注意从仪器的“视觉重量”出发,使仪器橱每层中点两边摆放的仪器的“视觉重量”大致相等。
2. 少采用对称形式摆放。对称摆放即左右两边形态彼此完全相同的摆放。在实际工作中可发现:这种摆放可使人产生呆板、不自由的感觉。因此,教学仪器的摆放应以不对称的形式为主,使仪器摆放既富于变化又有规律。
三、稳定
稳定的物象能给人以轻松、舒畅之感,不稳定的物象往往给人以紧张感。因此,增强仪器摆放的稳定感亦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2. 采用附加托架的方法使之稳定。对易滚动的仪器,如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可根据其形状制作不同的托架,防止滚动,增强稳定性。
仪器的审美摆放是一种审美实践过程,是一种按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体现了实验教师的审美情趣、风格及美学素养。因此,实验教师要在实用的前提下,不断研究和提高仪器摆放的审美功能,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