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12-06-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ywz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加强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  

人:                                          

所在单位: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申请日期:               201112                    

审批日期:                                               

 

 

 

 

  一、研究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科

工作单位

职务

 

 

薛 英

 

 

37

 

中学一级

 

语文

 

芙蓉初级中学

 

语文教研组长

 

姓名

职称

学科

在课题研究中人分工

 

 

项学军

 

高留云

 

张春燕

 

梁红芳

 

刘晓宇

 

仇亚文

 

时月清

 

刘永良

 

 

 

 

中学高级

 

中学高级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二级

 

中学高级

 

中学高级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指导、协调本课题研究

 

负责课题的台帐记录和资料的积累

 

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文言文课堂电子白板运用的研究

 

文言文课堂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文言文教学课外拓展的研究

 

文言文教学与活动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课题设计

(一)研究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

 

能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语言精练典雅,内容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当下快餐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阅读渠道的多样化,电视、电影和网络等对阅读生活的介入,使得不少的同学对文学阅读失去了兴趣,他们不再能够静下心来品味文学,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彩,影响了文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加强和重视古诗文的教学,不但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时代的要求。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一言堂”,教的很累、很苦,且往往只注重结果的传授,而缺少方法的指导和语法的探讨等现象,学生照本宣科地背、译文章,而不能正确理解文意,没有思考的余地,效果较差,直接导致对古诗文的厌学现象。

近年来,我校已形成以校为本的“校本研修一体化”培训模式,不断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校还不断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我校所有班级均已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且大多数教师已能熟练运用。这为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理论分析(有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本课题创新之处)

1、关于文学素养的内涵

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

2、教学媒体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本课题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探究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能否同时兼顾板书、音像资料展示、朗诵、演示文稿等传统教学媒体的功能,在一个平台上整合传统教学媒体,使得媒体的功能得到互补,从而提高运用教学媒体的灵活度,提升语文课堂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的效益。

3、主题学习法

语文教材编排时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能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无关,并不适合古诗文的单元教学。古诗文的主题教学,可以把主题相关联的古诗文集中起来系统地进行学习,这样能有效的降低古诗文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知识建构,促进知识系统化。

4、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中,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情境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5、手段先进

利用教师创设的情境和网络资源,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三)研究目标

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科研素质的发展,做研究型、创新型的老师。由教师灌输古诗文知识结构转变为师生共同成为古诗文学习的指导者,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能力和欣赏审美水平,从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创建语文教学资源库,利于今后的古诗文教学。

(四)研究内容

1、研究文言文课堂教学氛围与教学模式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改变现有的教学状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文言的阅读理解能力。

2、研究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电子白板的运用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原有的单纯教学手段。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丰富文言的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手段,使课堂声色结合,图文并茂,更直观更形象,触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研究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教读课文侧重于阅读规律的传授,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以“本”为本,把语文教材、文章本身作为立足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挖掘文本的内涵,用问题敲开对文本探究的大门,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汲取精神的营养。

4、研究文言文教学的课外拓展

适当的拓宽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范围,在增加阅读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里包括阅读小的课外文言短文,或者半文言的长篇文学作品。做好与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有效衔接。

5、研究文言文教学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不断尝试各种学习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依据新课标精神,把文言文教学与活动实践课相结合,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开展讲文言故事、文化常识竞赛、课本剧表演、古诗文吟诵、文言课本剧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达到自主积累记诵文言文,切实提高自身文学修养的目的。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研究制定各块研究内容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构建起我校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模型。

2、调查研究法:对学生学不好文言文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仔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在调查分析找到问题症结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的教育理论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

3、行动研究法: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教改实验,并边实验边分析,不断调整方法,修改实施方案。

4、经验总结法: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推动本课题不断深化研究。

 

 

 

 

 

 

(六)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201112月至20121月):组建课题组,完成课题设计报告,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研究制度和工作措施。

2、研究阶段(20122月至201411月):收集文献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课题组成员分工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形成系统的理论构想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依据课题实施方案,在教学工作中开展实验,边实验边研究边作阶段总结,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

3、总结阶段(201412月):对研究过程、研究成效进行系统的总结,在这基础上做好结题工作,并拟定今后的深化研究计划和成果推广计划。

 

(七)预期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效)

1、有校级公开展示课。

2、创建语文教学资源库。

3、学生作品。

4、有加强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总结和相关论文。

5、研究总报告。

 

(八)推进措施(推进本课题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

1、课题组所有成员均为本校语文教师,从事一线教学,有实践经验的积累。都有新思想,有活力,有精力而且阅读过不少相关的研究资料,从中学习了不少有助于研究的信息,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2、在研究经费方面,学校提供充裕的科研经费,为该项课题的研究提供资金保障,正常有效地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

 

三、评审意见

所在单位意见

区教育局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盖章:

 

(责任编辑:政教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