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重视古诗文诵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发布时间:2012-06-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ywz

重视古诗文诵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积淀了太多的民族文化。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内容丰富,佳作很多,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一些短小精悍,内涵丰富,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的古诗词,更适合于求知若渴的广大中学生们朗读背诵,受古人“修养治身”博大胸怀的精神熏染,学生易于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想象着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绝妙的语言文字,自然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完善人格修养。总之,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对素质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二元统一,语文学科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的总体素质的重任。所以,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古诗文的诵读教学。

 

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古诗文诵读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熟读成诵法

 

语言文字的学习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朗读、背诵,这种方法可以是出声朗读,可以是低吟浅诵,也可以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预备年级的时候,我曾让学生每星期积累二到三篇古诗词,由老师选择,学生朗读和抄写,内容一般跟节令、课文内容有关。在学习了诗歌单元的音节,重音等知识后,要求学生朗诵时也学会停顿,念出节奏来。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通过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在基本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初一的时候,我们用中午时候每天学习短小的益智类的古文,积累古文化知识,老师重点讲解语言现象,串读后请学生反复朗读理解文章,如《凿壁借光》《囊萤映雪》《陶侃惜谷》《杨修颖悟》等。

 

二、比较阅读法

 

古诗词中相同体裁和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作品比比皆是,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再比较诵读,如学习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之后,我们可以找出另二首咏史诗,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在理解了诗的内容和作者的基本观点以后,我们可以学习《项籍不肯竟学》和《四面楚歌》等短文,大致了解这段楚汉相争的历史和项羽兵败的一些原因。由于知识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高的。还如学了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树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我们还可用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春日》作比较,体会春天不同时段作者眼中的景物特征。接着学习韩愈的《业精于勤》《画记》等短文。还学习时文《读韩愈》对古代散文大家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学习贺知章的《咏柳》后,我们应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罗隐的《柳》,杨万里的《新柳》。这样把同题材,同内容甚至同作家的作品联系起来诵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可在对比的诵读中增强记忆效果,从而大大增强诵读的兴趣和效益。

 

三、想象入境法

 

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最大障碍是不理解字词的含义,影响记忆效率和正确运用。所以我们把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到诗的美好意境之中去。如学习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要求学生理解:诗歌的前四句写的是:辽阔的原野,低垂的星月,浩荡的大江之中的危樯夜舟以及舟中的客旅,后四句抒发了自己具有远大的理想,失意辞官,象广阔天地间一只孤独的沙鸥无用武之地的悲苦情怀。如果有丹青高手,请他们画出这样富有画意的诗境就更妙了。学习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牧的《山行》等,我们都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他们想象诗的画面和意境,这样学习既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记忆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四、主题活动法

 

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这是教师借助古诗文学习古典文化,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最好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如中秋佳节秋高气爽,是亲人团聚的好日子,我曾举办过好几次的诗歌朗诵比赛,向学生作了布置以后,我自己准备了李白的《静夜思》、《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月夜》,苏轼的《水调歌头》,刘方平、张若虚、张九龄、王建、徐凝等人的诗词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与学生一起鉴赏,学生是最喜欢活动的,这样大家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知道了一些古人习俗,培养了审美感受,学习收获是挺大的。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请同学赛诗、朗诵优美的散文来歌咏春天。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同学们喜闻乐见,在这之中诵读诗文,学习语言,效果是最好的。

 

重视古诗文诵读教学,宏扬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熏陶道德情感,提高文学修养,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无益处。

 

 

 

(责任编辑:政教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