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刘禹锡《陋室铭》
执教者:高留云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恰当把握节奏、重音等,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2 、能疏通文章句意,在此基础上,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3、 能结合背景,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1、 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恰当把握节奏、重音等,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2 、能疏通文章句意,在此基础上,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了解文体“铭”。
二、了解写作背景。
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三 、初读课文,体会音乐美
1、自读全文两遍,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朗读流畅,把握节奏
2、个别同学全文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朗读要求评价。
3、自由朗读课文两遍。(与刚才朗读要求一致)
4、学生齐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美
1、结合页下注释翻译全文,前后同学互相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句,共同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
2、全班交流,共同解决疑难,强调重点词句,整句翻译
3、齐读课文,体会全文大意,思考:文章哪些句子具体写陋室?从哪几方面来写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教师板书 )
五、三读课文,感悟真情美
1 、文章题为陋室铭,作者认为自己的屋子简陋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何陋之有?)
2、在我们俗人的眼里看来,这屋子是简陋的,但在刘禹锡眼里,却是不陋,原因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么样的情怀?(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
3、所以当我们读这篇名为《陋室铭》却字字透着不陋的文章时,应读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来?
4、朗读感悟。
六、熟读课文,品味意蕴美
试背课文,找出诀窍,攻克难点。
七、小结,布置作业: 完成翻译
课题:刘禹锡《陋室铭》
执教者:高留云 执教时间:2010.3.22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恰当把握节奏、重音等,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2 、能疏通文章句意,在此基础上,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3、 能结合背景,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1、 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恰当把握节奏、重音等,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2 、能疏通文章句意,在此基础上,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了解“铭”。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古文——《陋室铭》,首先了解铭这种文体。(阅读页下注释。)
二、打开补充习题,了解写作背景:
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这是一篇铭文,虽然短小,全文仅81个字,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三 、初读课文,体会音乐美
1、自由朗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朗读流畅 ,把握节奏
2、个别同学全文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朗读要求准备评价。
同学互评,纠正疏漏
在《陋室铭》中,有几组句子的朗读停顿是要注意的。
3、自由朗读。(与刚才朗读要求一致)
4、学生齐读。
古文朗读判断句子的停顿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句式、语意和语气,灵活处理。老师具体就例子进行分析(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选择例子)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美
学习古文会读只是第一步,还要能理解文意,首先是要了解句子大致意思。
理解句子大意我们可以根据文下注释联系上下语境去揣摩,有些也可以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来判断。昨天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还有不明白的,我们可以同桌讨论交流,还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等会儿大家一起解决。
1、结合页下注释翻译,不理解的字词句前后同学互相交流,共同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
2、全班交流,共同解决疑难。
3、齐读课文,体会全文大意,思考:文章哪些句子具体写陋室?从哪几方面来写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教师板书 )
五、三读课文,感悟真情美
1 、文章题为《陋室铭》,作者认为自己的屋子简陋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何陋之有?)
2、在我们俗人的眼里看来,这屋子是简陋的,但在刘禹锡眼里,却是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点明文章的主旨。)
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么样的情怀?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怀。)
4、作者借陋室来表达自己的高尚节操,这种写作方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5、那么当我们读这篇名为《陋室铭》却字字透着不陋的文章时,应读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来?
个别回答(读出作者喜爱、赞美、自豪的感情。)
6、朗读感悟。
提出要求,读出感情,学生自由读,组织学生按要求评价。
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加以归纳:只有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六、熟读课文,品味意蕴美
试背课文,找出诀窍,攻克难点
如对偶、类比
如室外写到室内
七、布置作业:小试身手 模仿《陋室铭》写一篇铭文
《奥运铭》
国不在大,艺高扬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斯是奥运,众星如云。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可以破记录,论输赢。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方雄狮怒,西方苍鹰鸣。国人云:看我奥运。
要求
1自选标题,如“交友铭”,“校园铭”,“班级铭”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 。
主题要明确,情调要积极健康。(板书)
陋 室 铭
刘禹锡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情趣高雅
表现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责任编辑:政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