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初中文言文教学如何创新(薛 英)
发布时间:2012-05-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薛 英

武进区级课题《加强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

理论学习记录

学习者姓名

  

学习时间

2012515

学习材料题目

初中文言文教学如何创新

文言文同现代文的体例有很大不同,必须正视它的字面教学,这是基础,一篇现代文,学生拿起来就可以读,而在文言文面前,学生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可采取添字改字勾画注释法。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

添字改字勾画注释。用此法记翻译笔记,写的少,想的多,既说又写,行动和思想结合起来,学生人人参与,既有老师的引导也有自己的探究,会觉得有趣的多。当然,需要意译的句子和难词难句教师要重点讲解。这样省出时间来教师以段为单位让学生齐读翻译。好处是可以规范少数后进生的翻译,让所有的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不动笔墨不读书,更重要的是适合学生少写多说多想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有收获才有学习的快乐。学生不会因为单调枯燥的翻译而厌学文言文,也不会因为学了很多篇还是读不懂文言文。

 

 

 

古文化浩如烟海,教师永远讲不完,这就要求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学习《马说》《爱莲说》之后,要归纳说明,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如:一词多义,特殊的文言句式等。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类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以学习文言词语为例,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归类和积累。考试时不会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方法便是分类归纳,加强积累。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如等等。这些文言词句很容易记混淆,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该词有几种用法,分类记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日积月累,收获是非常大的,天长日久,效果将更可观。

备注

 

 

(责任编辑:政教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