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级课题《加强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理论学习记录
学习者姓名 |
刘晓宇 |
学习时间 |
20120615 |
学习材料题目 |
《重视古诗文诵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
||
学 习 材 料 主 要 内 容 |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积淀了太多的民族文化。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内容丰富,佳作很多,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一些短小精悍,内涵丰富,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的古诗词,更适合于求知若渴的广大中学生们朗读背诵,受古人“修养治身”博大胸怀的精神熏染,学生易于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想象着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绝妙的语言文字,自然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完善人格修养。总之,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对素质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二元统一,语文学科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的总体素质的重任。所以,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古诗文的诵读教学。 |
||
学 习 感 悟 |
我认为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应该先是感知内容,然后过渡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只有先通过反复的诵读吟咏,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之后,再经老师点拨分析,才能进入理性认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所以,学习文言文先进行诵读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语言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还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的能力。”即要注重对语言的直接吸收和对语感的直接把握。初中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内蕴丰富的经典,只有经过学生反复的诵读,慢慢地品味揣摩、领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学生的收获才更有效。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古诗文诵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