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级课题《加强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研究》
理论学习记录
学习者姓名 |
梁红芳 |
学习时间 |
2012.5.12 |
学习材料题目 |
论古诗文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
||
学 习 材 料 主 要 内 容 |
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古代诗文,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优美,形象生动,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古诗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多读古诗文,还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 |
||
学 习 感 悟 |
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学习这些古诗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好的诗歌散文,特别是诗歌直接诉诸情感,又有节奏,语短意长,易于记诵,使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 当今,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经受到高度重视。语文教育老前辈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的确,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他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