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中学英语课题《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总结
我校英语组申报并参加的课题《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即将结题,该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老师积极探索研究,芙蓉中学与芙蓉小学对接探讨、教研组开展少龙活动、课题组定期集体备课等方式,寻找有效策略,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所做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努力加强课题组的理论学习
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充分认识到本课题的主导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本课题研究本身就是深化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一部分。如果脱离了课程改革这个大背景,本课题的研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我们研究的真实意义。所以课题研究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要时时以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实践。这一年我们集中学习了等多篇教学理论,课题组成员另外还自主学习,认真钻研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力求使每一位成员都能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洗礼。
二、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的重点是对教师进行学习培训,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我们利用各种形式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学习:
1、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学习了课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英语新课程标准》等书籍和文章;
2、课例研究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学习。学习了《课例与课例研究》、《中小学教师课例研究简论》,《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变革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中国最佳教育随笔》、《爱的教育》、《第57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和文章;
3、学习优秀课例。我们组织教师观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研讨课。通过学习、培训、观摩等活动,使教师们对衔接教学策略有更深的理论认识,同时掌握了一定的衔接教学策略,为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展以上学习,在管理上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老师,让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了《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收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老师们积极地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教学杂志,认真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时做好学习笔记,并在组内交流探讨。课题实验组长还把收集到的资料汇编成辑,完善了资料的整理,实现了同伴互助,资源共享,便于教师们的系统学习。
2、以制度为保障,保证课题活动的正常开展
(1)时间保证。为了保证老师们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每两周一次,全校英语教师集中进行课题实验课的听评课的研究活动。
(2)领导重视。学校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深入课题组,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带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四、研究成果
研究中,本组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学观念得以更新,不断总结经验,并写了一些研究论文,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获奖。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1、个别实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课例研究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转变观念难度较大,致使他们有时在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不断优化实验教师队伍。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以上是我校英语学科组在开展《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以来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芙蓉中学英语课题组
2018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