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清廉
“诚信”和“清廉”这两个词是最近几年的热门词,这也间接反应了当今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诚信和清廉是有联系的。诚信是大范围的概念,是对每个公民的要求,而清廉则是对一部分拥有权利的人的要求。这两者都是正义的存在。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电视屏幕上曾经有过这样的画面: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诚信”,然后问同学们什么是“诚信”,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了他们心中的“诚信”,从多角度阐释了诚信的含义。这则公益广告也让观众明白——原来诚信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诚信就意味着真实,不撒谎,不骗人,坦诚相待、将心比心。这几点在当今的社会好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虚假、黑心、谎言、背叛。最近几年发生的多起事件足以证明这一点。几年前的“三鹿事件”相信大家仍记忆犹新,这一事件让人后怕,对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最近发生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再一次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热议。记得以前,我去超市买香肠总喜欢选“双汇”牌子的,总觉得大品牌正规可靠,每次买完后就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品尝。可万万没有想到,这样全国知名的、深受消费者信赖的厂家也会重蹈“三鹿”覆辙,将金钱利益摆在百姓的健康生命之上。“双汇”企业不守诚信,违背了道德底线,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唾弃,甚至是企业最终的出局。
“敬人者,人恒敬之”,诚信,是对他人的尊敬。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和爱戴;反之,将遭到众人的埋怨和痛恨。由此可见诚信的重要性,它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关键。
“清廉”往往是用来评价官员、领导之类的,是别人对其品行的褒奖,是当官的必要条件。从古至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清官,如包拯、海瑞、林则徐……他们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不是因为他们的官有多大,而是因为他们拥有清正廉洁、公平公正的品质,是后世学习的榜样。放眼今天的社会,孔繁森、任长霞、沈浩……他们都是人民的好干部,一心一意、公正严明地为人们服务,同样也备受人民的爱戴。
在此,我想向全社会呼吁:诚信做人,清廉为官。
芙蓉初中 八年级(3)班 汤 阳
指导老师:张春燕
敬廉崇洁是社会之根
根是植物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根系不发达就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即便是开花,那花也有如昙花一现,很快就会凋零,走向衰亡。
那我们社会的根是什么呢?相信大家也都猜到了,对!就是敬廉崇洁,诚实守信。敬廉崇洁,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回顾中国悠久的历史,很多王朝的盛衰都印证了这一观点。
“开元盛世”是唐王朝赫赫有名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清廉正直的人物,没有他们的廉政改革,唐朝恐怕是不可能出现如此繁盛的局面。一些杰出代表如姚崇,宋璟,他们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政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他们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
宋朝包拯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包青天”,可以说是廉洁正直的化身。一次,包拯升任端州知州。端州这个地方出产一种名砚,是朝廷钦定的贡品,和湖笔、徽墨、宣纸一道,并称文房四宝中的绝品。以往在端州任职的知州,总要在上贡朝廷的端砚数目之外,再多加几倍,作为贿赂京官的本钱。包拯上任之后,一改陋习,决不多收一块。离任时,就连他平时在公堂上用过的端砚,也造册上交了。单从这个细节,大家就知道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了。也就是他,让当朝皇帝更多的施廉政于民,少了些贪官污吏作恶,多了些国泰民安,百姓安居呀!
明朝最有名的清官便是海瑞——“海青天”了, 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在他职位很低下的时候,他就敢于蔑视权贵。可就是这样一位清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用,所以众所周知,嘉靖皇帝的朝政日渐腐朽,不仅滥用民力大事营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二十一年更移居西苑,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在用人上 ,功臣、直臣多遭杀害、贬黜。那时候社会的黑暗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廉政在社会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啊!
敬廉崇洁是社会之根,历史上太多的事例都印证了这一观点。在今天的社会中也一样,要想我们社会的根系发达,跟进时代的步伐,永远都不被列入淘汰者的名单,就只有实行廉政,让廉洁文化深入每个官员的心,深入每个老百姓的心,甚至深入每个角落。让我们每个公民都行动起来,共同反腐倡廉,让这个社会更加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芙蓉初中 八年级(3)班 杨 婷
指导老师:张春燕
廉与诚
廉、诚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若玷污了这两块美玉,那么人生就会留下抹不去的污点,你就会失去巨大的财富。好好珍惜吧!
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自古以来,多少清官以身作则,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廉难做?不,是自身不能坚持。古时,羊续为官清廉,赴任后数年未回家乡探亲,虽然历任太守多年,但从不受贿、以权谋私。他到南阳郡上任不久,他属下的府丞给羊续送来白河鲤鱼。羊续拒收,推让再三,这位府丞执意要太守收下。当这位府丞走后,羊续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风吹日晒,成为鱼干。后来,这位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着柱上悬挂的鱼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已成了鱼干,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这位府丞甚感羞愧,悄悄地把鱼取走了。这个故事从此被后人广为传诵。
廉是中华美德,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不断地发扬光大。包拯晚年曾立过一个家训:我的后代子孙,凡是出来当官的,如果贪赃枉法,老了不准回我的老家;死后,不允许葬在家族的墓地。不听我的教导,就不是我的儿孙!包拯让石匠把他拟定的这份家训刻在石碑上,永志不忘。看了真是令人敬仰啊!
“没事,没事,还可以穿。”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已经磨得无绒了,可周总理仍舍不得丢掉。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补的颜色也已经不一了,可周总理还在穿,当别人劝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还可以再穿。”周总理的言行很好得诠释了什么是廉,什么是洁。
也许你会问:“我们学生和廉洁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言必行,行必果”的志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行动; “不比天才比勤奋,不比阔气比志气”的态度……这就是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名廉洁的学生。
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诚实之花。”俗话也说,人无信而不立。著名的海尔集团曾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在与客户签发合同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延误了发货时间,为了信守合同,公司决定采用空运,为此损失了一大笔钱,却由此赢得了信誉。总裁自豪地说:“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宁可失去所有的财产,也不愿失去信用。”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
诚信像太阳,照耀人生之花,更加耀眼;诚信如水,滋润人生之花,茁壮成长;诚信像和风,吹拂人生之花,风情万种……
让我们乘着诚信之船,扬起廉洁之帆,走向未来,走向成功!
芙蓉初中 八年级(4)班 徐晨瑾
指导老师:张春燕
崇廉与尚诚
廉洁与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历来崇尚的人生信条,能把人性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古至今,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从弱小到强大,从贫穷到富有,这些都与统治阶级是否清廉有直接关系。1840年,中国屈辱的开始,英国向中国销售鸦片,被鸦片侵蚀的中国人就扣上了一顶“东亚病夫”的帽子。这时候的官员非但不顾国人的健康与尊严,反倒两眼放光,只看到销售鸦片牟取的巨大利润,把道光帝的禁令抛在脑后,与英商合作,将老百姓的钱财拢入自己手中,弄得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林则徐——这位流芳百世的英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不畏强权,硬是把禁烟活动搞了起来,中国人永远也忘不了虎门销烟那酣畅淋漓的场景!
这个世界上为官的可分为两种人,一种人就像林则徐那样,活着并不是仅仅为了躯体的存在,而是处处为国家和人民着想。而另一种人却只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国家和人民。古时,百姓给这两种人不同的称谓,前者为清官,后者为贪官。在清官云集的社会,出现了“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这样的鼎盛局面,清廉的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两袖清风,为国家奉献自己,让人民安居乐业。反之,在贪官横行的社会,他们就像榨汁机一样一点一点榨干了人民的油水。就像一座房子,底层松松垮垮,没有一点支撑力,而上层却厚重无比,像这样的房子早晚会塌陷。看来,有怎样的统治者,就有怎样的社会,就有怎样的国家,廉洁是身为官员不该丢弃的宝贝。
我还时常想起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任长霞。她是一位心系人民,不畏黑社会强权的好干部,她上任不多久就向危害人民的黑社会发出挑战,在一次行动中不幸逝世。短短的几年时间,她为人民鞠躬尽瘁,受到人民的爱戴。在任长霞出殡的那一天,街道上拥满了成千上万为她送行的人们。清廉的人总是受人尊敬,而贪官污吏不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还要承受人民的唾弃与自己良心的谴责。
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个故事——《狼来了》。故事的主人公把欺骗当成一种乐趣。当危险来临,他才发现村民们对他已经失去了信任,等待他的只有无助与死亡的黑暗。主人公的遭遇让我们深思:人撒了一个谎,就要去圆一个谎,而圆了一个谎,就等于又说了一个谎,这样心灵就会受到无穷无尽的压力,最后只会被不安与自责压倒。撒谎让人很累,而诚信让人宽心。诚信是一个人信誉的保障。
生活中,我一向要求自己诚信做人。倘若将来有朝一日我当了官,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
芙蓉初中 八年级(4)班 丁晓晴
指导老师:张春燕
清廉与诚信
从古至今,有关清廉与诚信的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清廉者,受人敬仰;诚信者,被人传颂。我确信:“清廉”与“诚信”,是今天建设美好社会的奠基石。
首先说“清廉”。何为“清廉”?我个人认为,清者,冰清玉洁,不为财权所惑;廉者,两袖清风,视金钱如粪土。最好的例子,就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海瑞了。《海瑞罢官》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为“清廉”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当然,翻开历史,不同的朝代也曾涌现出了一些贪官污吏,如明朝的严嵩,清朝的何绅......放眼今天的社会,也不乏这种人。这些人都是甘愿堕落的人,面对金钱与权力的诱惑,他们偏离了原则,丧失了本性,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不停地向上爬,得到那至高无上的权利,拥有无数的财富。说到底,也就是内心的私欲在作怪。私欲与清廉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他们没日没夜地作着斗争。一旦人的思想偏向于其中一方,那么,平衡就会被打破,谁的力量大,谁就是胜利者。可以这么说,为官者能否成为一个清廉的人,关键在于他能否克服自身的欲望,只有战胜了自己的私欲,才能说是“清廉”。
我说起来是很容易,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多少呢?毕竟钱财的诱惑是巨大的,有谁能够保证,在一大堆的金银财宝面前,真正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呢?所以,“以廉为宝”的子罕,拒金的初震,被称为“一钱太守”的刘守,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以及历史上许许多多清廉的官员,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一个清廉的国家领导人,他所领导的国家必定会繁荣昌盛;一个清廉的执法人员,他所管理的区域必定是和平安宁;一个清廉的官员,必定是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
在我心中,清廉不外乎就是这些。虽然我们还是中学生,清廉貌似和我们没多大关系,但我们只有从小培养清廉的品行,将来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多做一些有利的事情。
下面再谈谈诚信。自古以来,诚信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看来,诚信就是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他人对你的信任。通俗地讲,就是你答应了别人一件事情后,就要真心诚意地去做这件事,信守你对他人的承诺,这样,别人也会对你产生信任。
总之,我们既要做到清廉,也不要忘记诚信。其实清廉与诚信住得很近,你打开了一扇窗,自然很快便会推开另一扇门。让清廉与诚信永驻我们心间!
芙蓉初中 八年级(4)班 徐 颖
指导老师:张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