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爱中成长
芙蓉初中 周华员
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证明:学生不论优差与否,甚至被厌弃的学生,只要得到关爱或受到良好的引导和鼓励,都将会获得较快的发展,而且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对教师感情深厚。在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中,我越发理解这一理论,并努力付诸于实践。对学生只有动之以情,全面长久地关爱他们,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认为教师的道德品质、知识水平和付出的爱最能影响学生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全体学生负责。
教师教书育人应面对全体学生。自踏进教坛的那一天起,便应对学生负起责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都得到发展。不能偏爱优生歧视后进生,不能厚此薄彼。对学生应耐心开导,不能威胁恐吓。对后进生更要多加关爱,使他们能在班级这个温暖大家庭里健康成长。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我深深认识到后进生与优生同样可爱,尽管有的学生成绩差点,但他们尊敬老师,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有的还能在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都是班级的一分子,尽管各人思维方式、思考能力不同,但取得进步、获得荣誉的心总是相通的,他们也希望获得赞扬,获得大家的认同。因此我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能自觉参与学习,积极学习。当他们在老师和众多优秀同学的鼓励、帮助下,会读、会写、会背了、听写、默写过关了、成绩一次次进步,得到了老师的表扬、鼓励,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深深的祝福时,他们是多么幸福,同时进步的渴望也与日俱增。转化后进生的目标也在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对优生的好成绩我给予必要的表扬,也作必要的提醒:希望你继续努力,‘虚心使人进步当,骄傲使人落后’,让他们在表扬与不断鞭策鼓励下,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更全面的发展。
二、对学生未来负责。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今我们学校的教育形式多半是教师“包班制”:一年级的新生,语、数教师一旦接手,一教就是六年。如果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学生的成长就会受到影响。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战斗在基础教育前沿我们应深深地认识到自己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在承认教师大量的平凡、单调、琐碎的辛苦工作和目前教师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相对较低的同时,我们更应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勤勤恳恳,甘于充当人梯,负起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对学生负责,对祖国千秋大业负责。尽管在与其他行业相比中,有时会感到待遇不公,但每当踏上三尺讲台,望着孩子们热情洋溢的面容,一切都烟消云散,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在工作中,为了对学生负责,我告诉学生四个学会观点: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锻炼。因此,我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生活中,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锻炼,拥有健康的身体。我还特别注重思想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热爱劳动、感恩戴德、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作为一名高年级的教师,也作为一位母亲,我还特别注意孩子们的思想变化和身体发育。我知道十二、三岁的孩子对什么都很新鲜,在情感的道路上有好奇心,他们也有传递纸条的举动;而女孩对自身的某些特殊情况,可能会惊慌失措,会害羞。作为班主任我不回避对孩子的正面教育,我把学生分男、女两组进行教育,从法律规定、人的成长历程;以及农村孩子的家庭、经济等去与学生一块探讨、分析。也从实际生活中亲眼所见的事例去说服教育。让他们在情感道路上能明辨是非。而对于女生还增加了一些生理卫生和为人处世方面的引导,鼓励她们正视生理变化,洁身自好;努力学习,为人谦和,对人不恶语相向。最终让他们明确学习方向,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鼓励他们在十年后用优异的成绩,二十年、三十年后用成功的事业向老师报喜。
三、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负责。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必须准确科学。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错误的概念出现,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的知识。作为教师不能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法。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从而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能应付自如。正如教师们常念的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今,面对不断革新的教材,我深深感到那‘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足所需,现在的小学生所需的已不再是一碗水,他们需要的可能是一条小溪,甚至是一条大河、、、、、、为满足所需,要求教师还应不断的学习,以适应知识发展要求。
再者,学生学习不完全为应付考试,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这阶段的学习还应为将来更高层次不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理解接受,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学生字、词语、主要内容,还应教给学生读的情感处理、理解词语的方法、概括内容的方法、体会情感和明白道理的方法、各种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写作方法、表达方法等。让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阅读指导中逐渐学会阅读,能独立阅读,并学以致用,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能将其所学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反馈于自己的作文中。
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利于教育教学的管理,这是我从教十四年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经验。因为孩子们愿意做老师的朋友,就愿意听老师的话,愿意为老师做事。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备的美德和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一切为了他们的发展,和他们学在一起,乐在一起,一起锻炼,一起游戏,一起谈心,一起交流、、、、、、告诉他们我是老师,是母亲,也是朋友,让一切学生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我不断地努力,也不断收获:孩子们乐于和我在一起,平时学习努力,课前会主动为我拿教学用具,体育课争着和我打乒乓球,偶尔外出学习,他们会打电话、发信息问候,诉说想念。一旦回来,他们便争相告知:“老师来了、、、、、、”偶尔一张写有:“老师我们爱你!” “老师,你也要多休息,爱惜身体。”的小小卡片,让人欣喜,让人感动。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艰苦的。它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和辛劳的。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在自己学生身上动之以情,以情换情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作为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要跟上发展趋势,我们应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在业务上刻苦钻研,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激情去热爱教育事业,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用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情感,让师爱、友爱和亲情汇成一条小溪,涓涓流入学生心田,塑造具有爱心和良好品质的人,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培养。春风化雨,滋润万物,我相信通过我们精心培育,一定能让祖国的花朵都把芬芳弥散人间。最终也了却自己‘桃李满天下’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