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城乡发展,话小康生活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汤晨钰
小时候总听到,芙蓉开始时兴发展制造业,隔壁的伯伯家开了小厂,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小时候总看到,马路上的大幅广告标语上写着:芙蓉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小时候还经历过学校的修建:黑色的煤渣跑道变成了红白相间的塑胶跑道,体育馆、图书馆纷纷建立,让同学们的课外生活越来越丰富;新学校的建造、加快学校项目建设进度,放大集团化办学、以及城乡学校结对共建机制作用,使优质教育资源直达百姓“家门口”;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了芙蓉的环境从荒芜到绿树成荫的改变,绿化面积的增加,改善了居民的生态环境;农房更新设施,居民房屋从石头房一步步修建到水泥房,房屋装修材料也从贴墙纸一步步改成了贴瓷砖、地砖、木板……居民们的出行工具也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这些看在眼中,却真实存在的变化,无一不凸显生活品质的提高;李象桥、汤白荡桥梁的重修,给芙蓉村民带来诸多便利;垃圾站的定点处理到流动垃圾车的模式更改,再到“厕所革命”的工程改善居民公厕问题,体现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提高;污水河道的清理、通渠、重新引进活水等一系列举措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铁拆迁、高速拆迁、新农村建设、安置别墅区建设、医院改建、菜市场重建、公园修建、健身广场扩建、家中天然气的安装都便利了芙蓉居民,这体现着芙蓉正在全面发展,重视优化公共服务,在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中彰显芙蓉温度;超市、药店、服装店、水果店、奶茶店的建立,提供了可供购买的多种类商品,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压力,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同样为芙蓉人民的生活增添了无限色彩。
(芙蓉初级中学 效果图)
芙蓉实施城乡改革的变化让每一位居民都乐在心里,喜上眉梢。原来觉得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够拥有的所有喜悦,现在好像每一天都会有。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业创业机会增多,使得人们的内心充实、日子过得越来越宽裕,居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再纵观整个常州的变化:外观新颖、高耸入云的建筑,开启了城市经济文化的枢纽;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拉近了全常州的人民的距离;公交线路的增加、公交车车辆的更新、出租车运营的扩展都丰富了常州人民的出行方式。养老方面,作为基本的民生事业,引入社会力量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互联网络的发展,更是加速了时代的发展;除此以外咱常州也正在培育更多城市名片企业、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这一切人人可见,事事可触的改变都源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家家户户奔小康的口号在党的领导下,已然成为了瞩目可见的现实。向往的小康生活其实已经被我们拥有,以后的美好的生活更是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