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芙蓉初中 陈梦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战略全局,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这使我们离在新发展阶段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进了一步。
为了实现中国梦,保持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重精神文化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突出强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那么,作为乡村中学的一线教师,就更应该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放在首位,培养新时代的“四有”少年。为了贯彻党中央的文化部署,响应党的号召,10月下旬,我们带领师生们进行了重阳节登山活动。同学们在畅行在郁郁葱葱的林间小道,大家时而被身边的美景所吸引,时而流连于山间小路。大家一边互相鼓励着奋力前行,一边吟诵着“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传统诗词。当到达山顶是,同学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对着天空,对着树林大声地喊出了自己美好的愿望。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坚定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也经常在学生们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一些中外文化知识,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学习到西方的万圣节时,引导学生将其与中国人的清明节作对比,思考其背后更深层次的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内涵。利用教材与学生讨论这些现象的差异,渗透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不同文化,增加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少年强,则国强。民族文化自信更要从小培养,因此,一线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关注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文化自信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