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21-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费苗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备案课题

 

初中英语教学中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人:    周湘君   黄晓艳       

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开题时间:   202156           

 

 

 

 

 

 

 

 

 

 

初中英语教学中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的提出背景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存续无疑受到巨大的挑战。在中国当前社会转型和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社会及农村聚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相对于城市聚落而言,有关农村聚落特别是对那些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数量巨大的基层农村聚落(自然村)的研究,显得关注不够、剖析不深。但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中国乡土环境的重要基底,它们是构筑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乡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综合载体。

同时,它们也更为脆弱,难以抵御外来的冲击。因此,结合特定区域,探讨农村聚落在自然生态、经济生产、人居环境、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思考其未来走向,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

1.2初中学生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并行的需要

据调查约86%的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没有进行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他们所依托的教学资源就是英语教科书、学校订的教学参考书以及他们自己购买的教学参考书和辅导材料。这些教学资源中有很多材料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实践性不强。

对于广大农村英语教师来说,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发各种乡土资源,如介绍本地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更体现在可以培养基于对乡土文化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达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并行的目标。因此,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乡土资源,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迫切需求。

2.核心概念界定

2.1乡土文化的概念界定

乡土文化是指与一个人出生地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相关方面的一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简言之,乡土文化就是一个人在本乡本土所拥有的文化资源。

2.2乡土文化资源的概念界定

一般来讲,乡土文化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乡土环境资源和乡土人文资源。所谓乡土环境资源是指我们生活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自然风景及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形态等;乡土人文资源则是指那些以“人文”精神呈现的,凡关于地方乡土的人、事、物与风情等,包括祖先的迁徙、聚落的选址定向、民宅的建造、生活器物、庙宇的肇基兴建、田园产业等物质方面的塑造,还有地方史事、俗谚、风俗习惯、教育文化、信仰风格、体闲生活等精神方面的形成。

初中英语教学中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芙蓉的乡土文化,从而丰富英语教学内涵,增加学生对家乡人文风情的了解,增加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二、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以关键词英语教学乡土文化资源来检索,期刊论文25篇,其中相关江苏乡土文化的有9篇,8篇泰州的,1篇南通的。

2. 课题研究价值

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已经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短板之一。许多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却不知道自己出生的地方有何特色,乡土观念和乡土意识淡薄,他们虽然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乡土知识的储备,所以乡土文化必须走进农村初中英语的课堂。

2.1学术价值

在英语教学中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具有创造性,是开创性工作,可以找到传承和宣扬乡土文化的路径,彰显其利用价值。学好英语,不只是简简单单地习得语言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懂得家乡的习俗,这样才能正确地使用语言。寓乡土文化于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乡意识,开阔学生视野,使得英语课堂充满一定的文化底蕴,同时根据新课标要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2实践价值

2.2.1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学生的发展方面来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能丰富学生英语学习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的能力。

2.2.2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2.3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对于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拓宽课程资源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文化渠道。

三、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实践形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理念和原则;探索出一套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策略与方法以致丰富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资源。

2. 通过研究实践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提高,引导学生认识芙蓉乡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3. 通过研究实践促进学校校本英语的改革,同时促进英语教师英语课程建设的能力及教学创新能力。

四、研究内容

1. 初中英语教学中乡土文化资源的文献研究。

2. 基于初中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的研究。

3.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乡土文化资源的研究。

4.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合理运用乡土文化资源的研究。

5. 在初中英语学科实践活动中合理运用乡土文化资源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收集国内有关初中英语教学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专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整个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资料积累和外部借鉴。

2. 行动研究。对初中英语教学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与策略进行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不断修正和调整研究方案,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 案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将从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和课后个案研究中选择案例作为研究范例,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从中分析规律,提炼经验。

六、实施步骤

1. 准备阶段2021.3~2021.6)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设计;召开开题论证会议,聘请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召集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课题的分工;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2. 文献研究阶段2021.7~2022.9)根据研究内容,分工合作,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的内涵、特点、方法等进行理论学习。同时加强课题组教师的培养和理论学习,广泛收集材料。

3. 行动研究阶段2022.10~2024.4)根据中期评估反馈意见,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调整合修正,开展新一轮研究行动。

4. 总结阶段2024.4~2024.6)进行课题结题准备,全体成员完成研究案例、论文、资料等收集整理工作;撰写并提交总课题研究报告。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本课题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初中英语教学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2.本课题认为初中英语教学中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强调基础性、人文性、教育性和实践性,必须基于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必须具有教育意义,必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人文素养,必须引导学生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3.本课题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写作教学中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以及在实践活动中都可以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来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在理论上实践上都需要创新。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英语教学中可开发利用的乡土文化资源的情况调查报告

报告

2021.12

课题组

英语教学中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文集

文集

2022.05

陈艳

专题论文4—5篇

论文

2022.11

朱国梅

中期研究报告

报告

2022.12

黄晓艳

结题研究报告

报告

2024.5

周湘君

案例文集

文集

2024.6

陈梦娇

研究论文7—8篇

论文

2024.6

费苗

 

行性分析

1.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课题组组长为常州市“教学能手”,参与过学校区级课题研究,多年来坚持初中英语教学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和探索,在学校开设《生活中的英语》校本课程,具有丰富的初中英语教学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经验。

课题组其他核心成员都具有厚实的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很好的人才资源。

2.研究基础

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以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了解,发现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情况偏低。课题组成员长期关注初中英语教学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前期已进行了初中英语教学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相关研究。围绕本课题,课题组已做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工作,共搜集到的与本课题相关的著作1部、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6篇。通过访谈法进行初步调研,听取了老师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具有重大意义。

2021年7月,我们新校园将规划校园文化长廊。届时,各种地方文化元素将充满整个校园。我校计还将利用好图书馆功能,各相关学科利用好图书馆,上好阅读课、推广好阅读活动,也为本课题研究打好一定的硬件基础。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加强组织领导。对课题成员进行分工、督促,保证课题成员长久参与的积极性。对每一阶段课题实施情况进行督促,保证课题能达到预设目标。对课题所需的财力、物力给予保障。 

加强专业引领。定期举行课题成员的研讨培训,通过专家引领、专题研讨、学术沙龙等活动加强成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定期论证各课题成员的阶段成果,开好反思总结会议。

加强成果提炼。定期汇总各项研究材料,抓好课题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同时,激发成员积极撰写研究论文,辐射研究成果,推广课题研究的价值。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