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花桥中心学校立足校内,着眼学生的均衡发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落实教学常规,保证学科教学质量的均衡。全镇中小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除加强语文、数学基础学科外,特别重视体、音、美、英语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关注小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规定不得随意减各科教学课时数,不得提前结束课程,不得随意占用课时、调换课程,促进各学科的均衡发展。所有的学科均成立教研组,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提高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所有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检测,一学期分三次全面检查教师的教学常规,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杜绝不备课上课、超进度上课、教案书写不规范、没有教学反思等问题。
营造和谐氛围,保证教师素质的均衡。一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师产生学习的欲望。结合学习型校园建设,营造校园学习氛围,如设置激励师生学习的格言警句和校园文化墙,给所有办公室配备电脑,开通宽带网,加强图书室和阅览室建设等。二是加强引导,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读一本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每天早晨安排20分钟时间用来读诗诵文,以年级为单位交流学习体会,促进教师主动学习。三是以课题为载体,促进教师学习的深化。各学科教师根据不同特点,研究一个专题。每周一次专题学习研究,定中心发言人和学习内容。在活动中,特别注意把新课程的落实与学习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师教学中课程意识、反思意识、资源意识的转变。四是实行学分补偿制,合理评价教师业绩。在考核教师的教学业绩上,学校着力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例:某学生如连续三次考试不及格,经学校认定,对该生进行学分补偿。如三次考试平均分为50分,则以后每次考试都对该生补偿10分,以达到及格分数。这样,如果教师不放弃对该生的培养,该生成绩只要稳定或稍有进步,都将会视为成绩合格生,这对教师的帮扶工作是一种正面肯定和鼓励,也把“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变成了教师的实际行动。
落实帮困措施,保障每个学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发展。学校对学困生做到了“两多一少一辅”,即对学困生多提问,多面批改作业,学困生的课外作业量少于优生,使其能够做完也尽可能做对。期末综合测试后,有针对性地对后进生给予鼓劲和分类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互教互学,充满温情和友爱,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教学“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个个进步”,当学生们感受到合作成功的喜悦时,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
让评价发挥激励功能。书面作业的评价采取“双百分加激励性评语”,双百分表示正确分、整洁分。在期末评定学生表现时,为学困生增设进步奖、鼓励奖,让每一个学生都增添自信,享受成功的乐趣。
学习不仅存在于学生时代,更将伴随他们的一生,因此应该让学生从小感受学习和自身成长的幸福。学校就是要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乐学”,最终达到“会学”和“学会”,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