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差异教学与关注教师差异培养
发布时间:2011-10-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丹阳

在天津举办的2007优质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国际论坛上,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教授顾明远说,我们现在提倡优质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但教育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发展优质教育不能只是一种模式。在讲教育均衡发展的时候,不能忘记差异。教育公平指的是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而不是教育的一个模式。一个目标,一个模式,一个规格,培养不出拔尖人才。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记差异性教育。要为不同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公平。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认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服务,但现在教师不去研究自己所面对学生的个性,他们以为了解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了解了学生的共性,课就能讲好了。更严重的问题是,有的教师将教育服务学生的目标倒置,学生成为教师表演的工具。

(摘自2007年11月2日《中国教师报》)

    上面一则近期被多家媒体争相以要闻形式进行转载的报道,揭示出不讲差异是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这与中央教育科研所华国栋研究员在多年前就已提出的并推广的“差异教学”理论和主张不谋而合。现在全国许多实验校也认识到实施差异教学是“以人为本”的落脚点,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大面积进行差异教学实验。 “差异教学作为教学研究领域的较高境界,理念普遍认可,但难于实施,问题在于教师是否具备高度的敏感性,能否把握好相关策略的科学应用?”(朱晓蔓语)基于此,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理念、实践培训,使他们在具备基本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研究,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中小学一线教师除学历基本均衡外,从个人能力到乐学精神、创造意识等诸多方面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由于既往教学经验的干预,在接受新事物和探索新领域方面分歧更大,如何能够兼顾差异进行有效的校本培训,做到成熟一个教师就在一个班开展实验,成熟一批教师,就在一个领域开展实验,不贪多、不求全,是实验室是否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可行性的关键。

一、强化学习与反思,理论实际紧密结合

    我国著名学者华国栋在《差异教学论》中指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要想将差异教学深入落实,教师需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

1、通过学习,教师要回到教育原点。许多中小学教师是属于经验习得型,重实践轻理论,重行动轻思考,经常随着“新形势”变换新的教育策略,但行动的背后没有教育理论的支撑,成了课堂的“花样”,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为了配合教师节奏,倒置了学习主体,教师长此以往将自己囿于小班级、小课堂,没有科研视野和科研意识。为此,我们呼唤教师加强学习。通过学习,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明确: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思想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通过学习,真正的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改变只注重分数,忽视多元能力培养的观念和意识。通过学习,视差异为教育资源,利用丰富的资源,让教学本身幻化出缤纷的色彩。

2、通过学习,教师要领悟《差异教学论》要义。差异教学继承了因材施教的思想,但着眼于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对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既有所借鉴,也有所扬弃,更有自己的新理念、新做法,如我国广泛推广的“分层教学”在克服班集体教学一刀切模式、照顾差异的确起了积极作用,但分层教学尤其是校际、班际的分层客观上形成标签效应。从照顾差异角度说,差异教学比分层教学涵盖更广,形成了方法策略体系,虽然其中也有分层分类的策略,但只是方法策略之一,且对分层策略有所改善,倡导动态分层、隐性分层,以减少标签效应。

    个别化教学是西方学者为了克服班集体教学弊端提出的,个别化教学是和西方人追求个人至上,倡导个性一脉相承的。虽然个别化教学不拘泥于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但个别化教学强调每个人学习的目标、内容、速度都不一样。而差异教学的立足点在于群体,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共性,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集体活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也要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在系统学习后,我们会发现,每一种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只有将书读通、读透,才能结合实践展开实验。

3、通过学习,教师在反思中发现真问题。一个成功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这些问题作为分析与反思的对象,考察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种种途径,在这种不断的反思中获得发展的。针对差异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师应立足学习与反思的有机结合,带着思考和问题学习,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切合点,从而发现有价值的真问题,让研究有针对性、科研有实效性。

二、专家引领与培训,深刻演绎实验过程

    差异教学在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能力能否适应差异教学的问题。通过学习解决了观念问题,如何让教师有足够的专业积累是至关重要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这一能力纳入教师基本能力范畴,美国本科水平的师资培养方案中,教师专业发展I课程序列的核心主体是“课堂管理、学生差异和教学技术”;英国培养师资的BED课程,将“具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和“多元文化的学校和社会” 课程列为“专业研究”之内;法国国民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小学实施教师职业能力中强调“课堂行动和了解学生间差异的能力”是四项职业能力之一,并在初等师资培训第一学年内容中就包括“教学差异化”的内容。我国现行师范教育中,尚未将差异教学方法指导纳入课程体系,为此以校为本的培训就需为此补缺。

1、理论联系实际达成“公共理论”与“个人理论”的统一。

    如果将“所倡导的理论”归为“公共理论”,那么“日常采用的理论”应被归为“个人理论”或“内隐理论”。差异教学需要教师提升上述两方面教育理论或教育观念,其中教师个人内隐理论的提升显得更为重要。在中小学领域,解读“公共理论”的过程必须结合实际,以丰富的案例为抓手,让理论与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有机结合,与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情节有机结合,从而让差异教学观念的转变经历一个由外部事实向内部事实转变的过程,由不自觉认识向自觉认识转变的过程。

2、理论结合实践示范“实验教学”超越“常规教学”。

    教师如何提升教育援助和矫正的技能,能否根据教育测查结果选择适合学生差异的方法策略,实施有针对性的咨询、指导、训练、矫正,是教师照顾学生差异,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满足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关键。以上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特殊教育领域的培训范畴,如今推广到常规教育领域,很多中小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得其法,为此要重视“专家引领”。实验的主持人应该具备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的能力,通过上观摩课、评课等方式,让教师直观的感受到差异教学具有可操作性,且教学效果能够优于常规教学。通过典型教学案例的剖析:背景+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节录+教育学的行为分析+关于教学改革的反思研究,将理论转化成活生生的研究范本,对教师理清思维、认清行为十分有益。

三、加强测查与评价,甄选智慧实验教师

    在进行过通时培训后,对差异教学实验教师的筛选一定要进行科学的测查和评价,彻底改变教育的模糊操作状态。

1、打破传统背景下的习惯工作方式,寻找智慧教师。

    教育智慧是什么?它不是工匠性的技能、技巧,不是追求外在的模仿可以学得的。教育智慧是优秀教师内在的秉性、学识、情感、精神等个人独具的性格化的东西在特定的情境下向外的喷涌和投射。他常表现为教师在处理教育情境时的自持、分寸感、敏锐与机智。差异教学实验需要智慧型教师,因为教育的技能、技巧是可以模仿和培训的,但教育智慧是训练不出来的。我们需要一批具有临场的天赋、即席的创作、机智的问答、润物无声的关爱的实验先行者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差异中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统一、关注学识与学道德统一。

2、树立测查诊断意识,改变模糊操作。

    差异教学要求教师学会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和方法技术测查和诊断学生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和教育上的不同需求,找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其制定特定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持教学提供的科学依据,促进其潜能最大发展。为此,强调教师具有专业意识,自觉树立测查诊断的专业精神,形成一种对学生认真负责的严谨态度和力求掌握教育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自觉性,改变以往评经验操作的模糊性和不科学性。第一,教师要了解教育测查和诊断有自己的内容,熟练掌握测量工具和方法。第二,教师应正确理解教育测查的实质,科学把握教育评价的标准。以次提升教育援助技能,满足学生特殊需求。

四、全面跟踪与指导,促进教师业务发展

    在进行过全方位培训后,要求教师开展富有成效的实验,在这期间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指导,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全面提高是差异教学实验的根本出发点。

1、走出经典教学体系,用大教育视野面对实验中问题。

    有大智慧才有大境界,在实验开展的初期肯定会遇到很多阻碍,例如对学生差异测查方法的使用、差异教学策略的实施等都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特异性、开放性等特点,甚至教师的工作量明显超出负荷,但每一项实验都是一种创造,创造需要奉献,需要智慧。实验指导者应密切关注实验教师的情感状态,最大限度调动教师自觉实验的热情。

2、切实关注教师的实践积累和实践反思。

    教师的实践是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基石,任何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实践的锤炼。在差异教学实验中,一线教师会积累大量有价值的一手材料,要及时整理及时反思,通过反思促进实验的灵性循环。

3、淡化改革和科研的功利性,还教育科研本来面目。

    在当前比较浮躁的背景下,要尽可能创造远离功利、归于宁静的治学氛围,要尽可能减少对教师的各种外在强迫,减轻来自各种功利性的压力,让教师在科研的氛围中自由生发教育智慧,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最终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实施差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更要关注教师之间的差异,开展好相关培训和实验,通过科学实验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华国栋《差异教学论》

刁培萼 吴也显《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

姜智《差异教学对教师专业提升的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附件

    Copyright @ 2016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