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策略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1-10-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巧卫
新课标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习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点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一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一方面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幼儿园,学前接受的培养也各不相同,需要沟通融合的东西比较多;另一方面,他们刚刚踏入学校的大门,还不熟悉各种学习方式方法,还处于摸索体验阶段,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所以对于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根据学生差异,制定不同层次教学目标
例如在上《认识钟表》一课时,我课前调查学生的情况:①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本节课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时间的知识,没有相关知识基础。②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恰恰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使课堂的学习成为他们原有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③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认读时间时弄错时针与分针;认读半时分不清几时半。④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⑤我的思考:通过教学前测,发现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好,能够进行系统地观察;对于钟表知识有约一半的同学有所接触,但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一点都不认识,所以我的教学设计着重利用学生的观察力,发现整时与半时的区别,进而掌握认识正时与半时的方法;并处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体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针对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使已认识钟表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知识查漏补缺、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成果、在小组活动中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新知识;部分认识的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不认识的同学充分进行体验与操作,在学习中认真思考学习新知;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实施差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新课改要求我们合作探究,因而合作学习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在教师的组织学习下,智力发展不同的学生可以以伙伴合作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合作的能力。
例如,学习“分类”时,利用学生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人员各层次学生搭配,以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要强化小组之间的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比较,交流时,站起来发言的同学要说“我们组怎么样。”而不是“我怎么样。”真正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小组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小组的积极功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其次,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发展。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评判。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对教学内容分层数学知识是由数学问题构成的,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
总之,分层教学既要使三类学生吃得下,又要使一、二类学生吃得饱,落实在课堂巩固训练中既要有一些基本题,又要有一些稍有变化的中档题,还要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能力题,使学生均有适合自己的练习题,从而各有所获。通过多层次的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指导和评价,从而达到较高要求,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admin)
附件

    Copyright @ 2016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