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性教学
发布时间:2011-10-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副校长室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杀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相似的学生,我们也寻不到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学生差异,关注差异性教学!

所谓差异,在这里指学生的数学基础、兴趣爱好和需求等方面的发展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平时的生活习惯、家庭教养、先天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性格等众多因素,在数学学习中都能体现出来,从而造成数学学业成绩的差异悬殊较大。为了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数学教师应当做到“不求人人成功,只要人人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促进人人发展。要让人人都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班级的特点和教材特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别是后进生的发展壮况,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团结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激励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分析教学对象的差异性

了解学生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关键。在接手一个新班级后,我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大致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智力好,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成绩优秀的,称之为“优等生”。 B层:智力优秀但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智力一般但学习态度认真的,称之为“中等生”; C层:基础和智力较差,接受能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称之为“学困生”.但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变化的,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二、关注教学目标的差异性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C层学生只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在熟悉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层学生要求在B层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有良好的数学素质。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经过努力,“跳一跳,摘到桃”,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三、重视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学生的层次不同,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要因人而异。教学方法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应是课内外的综合体现。

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着眼于为学生的学而服务。学生是教学的主题,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内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其次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意志品质的教育也要区别对待。对学困生更多地给他们一份真诚和关爱,对中等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受到教师家长的冷落,有较强的自卑感。教师要多予信任、关怀,并不断给予鼓励和帮助,化自卑为自尊,古人说:亲其师,则近其道;恶其师,则疏其远。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喜欢你,从而喜欢你教的学科。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性教学。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体学生都能健康、全面地得到发展,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本文来源于枫叶教育网({域名已经过期})
原文链接:http://{域名已经过期}/info/134856-1.htm

(责任编辑:admin)
附件

    Copyright @ 2016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