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差异教学势在必行
我们曾营小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教师发现了课改中如何对学生因材施教,以及如何尊重每一个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全国课改名校杭州天长小学提出的教育理念就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于是在教育理论界中兴起了对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差异教育的研究。
何谓差异教学?“差异教学是指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美国学者汤姆林森(Carol Ann Tomlinson)在其《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一书中指出:“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①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华国栋在他所著的《差异教学论》一书中,从学生个性的差异出发,系统研究和探讨在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问题。姜智和华国栋在《中国教育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差异教学”实质刍议》中也清楚地厘定了差异教学的概念:即“在班级教学中,有效利用和照顾学生差异,在教学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过程、评价等全方位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并且厘定差异教学与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和分层教学等的关系,对于实施差异教学有着现实意义。”
此外,在查找的资料中还有其他人30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对差异教学进行了讨论。总之,当今教育理论界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对差异教学都做了一定的探讨,但是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差异教学,还是很不足的。《福建省小学新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在第一学段目标(1-2年级)中又指出识字部分的目标是:⑴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此看来,一年级的学生才刚入学,实验教材就要求学生大量认字,这么大的识字量,学生又很容易回生,如果不实施差异教学的话,要学生在两年内识这么多的生字,恐怕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那么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怎么样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差异教学呢?本文就低年级识字教学怎么进行差异教学进行了粗浅的探究。
二、识字教学中如何实施差异教学
(一)具体操作
为了在识字教学中能渗透差异教学,采取这样的差异教学措施:
1、教学目标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目标分层,这是差异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量,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关键之处。所谓目标分层,就是将原来过于刻板的划一性目标,改为学生能自主抉择的弹性目标。大致可分为三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必须指出,目标分层不是学生分层的简单对号入座。弹性目标对全体学生都适用,但完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抉择。
如人教版第三册实验教材中《北京》一课,文中有六个词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在学生已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先说话练习,再把它写下来。★用两三个词语写几句话。★★用四五个词语写几句话。★★★用6个词语写一段话。学困生大多选择1★题,中等生选择2★题,而优秀生甚至有办法向3★题挑战。同时我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向高一级的作业类型挑战,让每个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班上一个平时造句比较差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在这次的小练笔中,他选择了四个词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高楼大厦、风景优美”。他写道:“爸爸妈妈带我到厦门玩,我看到环岛路到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厦门有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还有风景优美的公园,我喜欢厦门。”当我把他的写话念出来时,大家都为他的进步鼓起了掌。看到他笑如桃花,充满自信的脸庞,我知道以后他还会不断地进步。
在上面教学环节中,为了照顾优秀生、学困生、及大部分中等的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进度、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倾向,我们努力为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优秀生拔尖,让学困生不掉队,更有自信,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大部分中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优秀生靠拢。我列举的例子为学生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这些目标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提高。
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水平,潜在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和现在发展区,教育的任务,就是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在发展区,同时把潜在的发展区提高到最近发展区。差异教学不仅强调要为学生设计多种不同的学习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而且要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2、对教学内容做差异性的调整。由于实验教材识字量大,一篇课文中二会字和四会字加起来有十几个,教师要大胆做出调整,把教学内容分为高难度、中等难度、及低难度的。再重点指导高难度的生字,针对这些生字是字形难,字音难还是字义难有目的性进行指导。中等难度可以放手让学生来自学,互相指导。低难度的生字可简单带过,读一读,组组词就可以了。像这样有针对性地指导,照顾了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使教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除此之外,还可以灵活设计课外材料进行补充,加大识字量,并巩固已识生字。教师可以找来课外的小短文、小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认识许多生字,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生字,并慢慢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习惯。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识字报,从报纸、宣传广告、包装袋上剪下自己认识的字,做成一张手抄报。既是在生活中识字和巩固,同时也更了解生字在生活中的运用,而且这种方法受到学生的喜欢,边玩边做,边做边学,识字也可以这样轻松有趣!
3、根据人的多元智能开发的原理,设计多种识字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霍力岩、沙莉等译的《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一书中指出:学生有多元才能,而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强项,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强项。②因此为了提高识字的兴趣与效率,教师需设计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
①给生字组词(可以组一个或几个)。
②用生字造句。
③熟字变生字,用已经学过的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变成生字。
④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哪儿见过或用过这个生字。
⑤给生字编顺口溜或字谜。
⑥用其中二个或几个生字串成一句话来记住它们。
⑦联系背过的古诗来识记生字。
⑧字族文识字。
如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1》在预习的基础上出示生字后:万、复、苏、柳、歌、舞、冰、泉、丁、百、齐、争、鸣。让学生来和这些生字娃娃打招呼,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预习,选择不同的方法在全班交流,像学困生可以选择组一个或几个词,如:我能用“万”说词“千万”、“万一”。像我们班的欧阳雨璇同学,智力水平较低,我对她的要求就是看到这个生字时能读准字音,能正确辨认,组一个两词就可以了。中等生可以选择③:水加上“两点水”就是“冰”,哥哥的“哥”加上“欠”就是“歌”;或是②:“泉”是泉州的泉,我还可以用“泉”说一句话:我老家在泉州,有时我会回去看爷爷奶奶。而优秀生则可以给生字编字谜,如“鸣”字有学生这样说:一只鸟儿张开嘴巴叫着,请你们猜一个字。或是用用几个字串成一句话:今天同学们来到柳树下唱歌跳舞,然后口渴了,他们就喝矿泉水吃冰琪淋。这一个句子中他们用上了“柳、唱、舞、泉、冰”五个生字,挺厉害的。还有的学生更厉害,能联系自己背的古诗来识记生字,如“万”字可背《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苏”字可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柳”字可背《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像这样给出了这么多种识字方法,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来识记。学困生或中等生可以选择组词或造句的方法;观察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曾在什么地方见过该生字;想象能力丰富的学生可以选择编顺口溜或字谜;记忆力强的可以选择自己所背古诗中有要认的生字……这样,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识字,可以摆脱过去死记硬背的旧框框,而且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扩大信息容量,同进也学习了别人的识字方法。
4、组织活动时要针对情况,差异对待。在组织活动时,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差异对待,灵活处理。比如在讲解字音字形重点难点的时候,要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识字方法有争议的时候,可以在小组里先讨论;无法让学生一个一个说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在小组里说,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说。在指导写字时,要让每个学生单独认真地书写。在遇到难认的字的时候,可以让优等生来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让他们脱颖而出。不同的时候和情况,就要用合适的组织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识字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思考
在采用了上述的差异教学措施后,一个学期下来,发现学生识字轻松了许多,识字方法多样性,而且识字量也上了一个档次。优等生这学期比上学期多认了250个字以上(相当于一册教科书的识字量);中等生至少多认了100个字以上,就连学困生也至少多认了50个字以上。而且在期末的对要求会认的字掌握情况的测评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向上迈了一个大台阶。第一学期只有40%学生是得5颗星(最高为5颗星,最少是无星),50%是4颗星,10%是3颗星。而第二学期有65%学生得5颗星,30%是4颗星,5%是3颗星。也就是说约有35%的学生比上学期多得一颗星。由此可见,这些识字教学的差异措施还是卓有成效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采取了差异教学措施后,有几大优点。
1、学生识字兴趣浓厚,愿意主动识字,在识字中享受到了乐趣。
2、学生识字方法更多样化了,以前学生只会用几种死板的识字方法,而现在他们的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富有个性。
3、学生的识字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记得比较牢,生字的回生率(回生率即对已经认过的生字无法快速准确地认读或应用)也下降了不少。
4、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增强了。学生现在能自主识字,阅读能力比以前大大提高,阅读的数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也正是课改的目的所在。
5、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差异教学的尝试,教师对差异的敏感度提高了,对教材难度的处理有了进步,而且更懂得灵活组织管理教学,改变了传统一刀切的做法。
当然,尽管这些差异教学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的同时,也发现学生对字形相近和字音相同的生字辨析不够,容易混淆。由于识字量大,虽然生字的回生率有所下降,但还是客观存在,而且对于学困生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继续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想办法解决。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差异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真正要把差异教学落到实处,还是有一段差距。不过我认为,教师只有敢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才能慧眼识差异,把学生的差异视为宝贵资源,小心呵护,精心开发和利用。千多年前孔夫子就主张因材施教,直至今天,理论观点无人否认,但实际操作常常无的放失或顾此失彼。不过,几年实验坚持下来,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差异教育”,它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其次才是教育模式。思想是基石,模式是框架。有正确、先进的差异教育理念作指导,差异教育就有成功之日。所以在今后,我还会继续为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差异教学而努力探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