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均衡发展与特长发挥的探讨与实践》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11-12-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建明

课题《基于学生均衡发展,实施差异教学的研究

理论学习记录

课题《基于学生均衡发展,实施差异教学的研究

理论学习记录

学习者姓名

许建明 

学习时间

2011.1218

学习材料题目

学生均衡发展与特长发挥的探讨与实践

 

学生均衡发展与特长发挥的探讨与实践

南昌外国语学校 乔南新 何啸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尤其基础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义务教育逐步普及、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信息化技术装备不断提高,素质教育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地域之间、校际之间、班班之间或生生之间均存有失衡情况,教育的公平性受到挑战。而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基于此,我们对学生的均衡发展与特长发挥进行了探索。

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恪守治学育人准则,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明德敬业、正己立人,是我校的兴学校训。与时俱进,思想超前,掌握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是我校的办学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我校追求的目标。文理并重、加强外语、人人发展、个个优秀,是我校的教育理念。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知识传播是学校的重要职责,但知识传播绝不是学校唯一追求目标。知识传播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知识,同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发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这才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在在教育中,坚持追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诸方面都坚决贯彻这一理念,也把这当作我们评价工作的最重要尺度。因此,我们在办学中理直气壮抓教学,同时,又不把学生成绩当作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倾向认为升学目标与育人目标有根本冲突,是完全对立的矛盾。我们认为,其实不然,升学目标与育人并非非此即彼,它们有矛盾,但也可兼容,甚至可以相互共存,共同促进。

二、人人发展,个个优秀,均衡发展与特长发挥相得益彰。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坚持重表扬,多鼓励的赏识教育,我们努力践行着让每朵生命之花都灿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观,形成了放飞激情、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充分发展、争创优秀的自主性教育教学模式。教师们总是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洋溢着澎湃的激情,我们的眼光总是关注着每一个求知的眼神,并用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激情去引导学生,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沉浸在其乐融融的教学情境之中,如沐春风、如浴春雨,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发自肺腑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我们学校,每位老师都真诚地信任每一个孩子,坚信他们都应得到充分的发展,都应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都能成为社会欣赏、学校满意、家长自豪、他人羡慕的优秀学子。

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发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用每位学生的优点点燃他(她)激情向上的追求,从而培养出阳光,上进的每位学生,而不是仅仅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去度量所有学生,让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的痛苦。

也正因此如此,学校每个学期都大张旗鼓地开表彰会,表彰学生,每年学生获奖面达90%,有的同学因全面发展而受表彰,有的同学因某个方面取得特长、优点成功而获嘉奖,我们要求对每位学生在一学期中都尽少以某种方式受到表扬,尺度是老师关注每位学生,注意到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变化。

如果说以上是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而采取的措施的话,在升学目标的实现方面,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也下了功夫。学校靠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可以出40%—60%的成绩。一位资深教育家曾经如是说。我们很认同,要想教学质量好,必须加强管理,在同等条件下,管理可以多出一半左右的效益。我们学校实行的是条块式管理。所有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都分年级、分班,都要下到年级、班级,深入引导学生的思想、学习。

我们学校每位老师除教学任务外,还有自己的责任田,这就是每位老师都要分别对几个学生的生活情况、思想状态。进行有效关注和了解,并及时作好引导工作,以保证他们能健康茁壮地成长,这就是我们的导生制

同时,我们还广开学生升学渠道。我校作为江西省第一所外国语特色学校,经过十余年艰苦努力于200511月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十六所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之一,每年都有20%以上高三毕业生提前保送录取到清华、北大等全国一流高校。除此,我们充分发挥外国语学校特色办学优势,为学生提供小语种学习环境学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参加全国非通用语言(小语种)考试,并被大学小语种专业提前录取。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我校每年提前保送录取人数几乎占江西省全省保送生的一半。每年我校还有不少学生参加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国留学考试,并得以在国外学习。

三、创新课程建设,改善评价机制,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与特长发挥。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淡化主科、副科观念

我校根据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课程结构的多元性、课程教学的差异性原则,构建了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我们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必修课,保证必修课时总量,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时量,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上课要,作业要,教学要,手段要,活动要,考核要,辅导要,负担要,质量要。我们着力淡化主科、副科观念,所有开设的必修学科全部计入学生总分,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我们还按规定开放选修课程内容丰富,在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课,每周1—3课时,面向高一、二年级。另外开设各年级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英语求精班,每周2课时。

我校结合各学科教学开展实践活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开出率达100%。学生每次实验均有记录单,高中学生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都汇编成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德育类有班团活动课,劳动实践等;体育类有课外体育活动、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等;文艺类有书法、文学社、插花艺术班、音乐、舞蹈表演、陶艺等;科技类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

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全员热情参与,参与率高,并取得明显成效。

研究性学习课程有:青春读书课、三角函数图象与船泊停留时间问题、英美文学史研究、废电池的污染调查、近现代中国的沉沦之战和复兴之战、旅游活动、国家周边环境与安全、一代天骄——毛泽东诗词欣赏、中国外交战略的思考、音乐欣赏、物质天体和生命物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围棋妙读、数据与室内采光效果、铝与盐酸反应为什么变黑、生活中的数学、现代诗抄、数学与美丽、语言与文化、利用化学实验研究身边的化学等。并定于高一年级开设,学生根据爱好选择课题报名,年级组安排活动场地、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开课。

2.改善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激励学生个性弘扬。

我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主体性教育思想得到贯彻落实。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办学思想贯穿于学校一切工作之中。

一切为了学生”——明确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为了一切学生”——关心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为了学生的一切”——重视教育质量的全面性。以三个一切端正办学思想,形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

我们建立学生思想教育及个性发展方案,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三个让是我校全面落实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即:让每一朵生命之花都灿烂,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为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我们每年都举办音、体、美、书法、读书、演讲、作文、电脑制作等各项比赛,定期举行校园五节活动,即:春满桃苑外语节、智慧桃苑科技节、动感桃苑体育节、魅力桃苑艺术节、金色桃苑文化节。并每学年进行十佳、百优、千星表彰活动。用校园十佳展示学校精品,以校园百优展示学校的层次;用千名希望之星强化学生特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得以推出。

我们以均衡为原则进行编班教学,按男女均衡、分数均衡分班。

学生均发展与特长发挥的探讨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对于我校进一步发挥特色教育优势,示素质教育之范,育充分发展之才,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及时、具体、全面地了解学生,才有可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时,要坚持全面的观点,既要掌握全班学生在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水平的高低和学习成绩的优劣都是可以转化的,切忌对某些学生抱成见或偏见,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教学中,教师既注重学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相结合。要把集体教学、分组讨论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逐步使他们达到教学要求,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都不断提高,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备注

 

(责任编辑:admin)
附件

    Copyright @ 2016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