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于学生均衡发展,实施差异教学的研究》
理论学习记录
学习者姓名 |
高留云 |
学习时间 |
2012.3.28 |
学习材料题目 |
《培养审美能力 促进均衡发展》 |
||
学 习 材 料 主 要 内 容 |
有人说“‘美’”是品格最高的字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由于中小学生还处在一个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都还具有很明显的模糊性和盲从性,在教学中,如果老师能不失时机地利用课文中的审美资源,引导学生欣赏、鉴别,形成学生内心的美感效应,然后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之升华为一种健康的心理品德,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完成这样一个过程,大致要经历这样几个层次 一、动情品读——引导学生欣赏美 二、用心鉴赏——帮助学生识别美 三、联系生活——教会学生发现美 四、身体力行——鼓励学生创造美 |
||
学 习 感 悟 |
我们会习惯地说“萝卜青菜,各人所爱。”“情人眼里出西施。”“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其实,美应该有标准。美与丑应该是有界限的。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美丑有个正确的审美观,才能让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动情品读引导学生欣赏美 ; 通过用心鉴赏,帮助学生识别美 ;通过联系生活,教会学生发现美;最后身体力行,鼓励学生创造美。 |
||
备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