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于学生均衡发展,实施差异教学的研究》
理论学习记录
学习者姓名 |
黄晓艳 |
学习时间 |
2012.3.27 |
学习材料题目 |
《渗透情感教育 实施差异教学》
|
||
学 习 材 料 主 要 内 容 |
后进生特点注重感情,而且他们的情感细腻、脆弱。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意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积极性,就极易将他们推到反面,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以至破罐破摔、厌学逃学,甚至变为流生。 笔者曾就一个学生做过实验调查:该生学习成绩较差,尤其数学,经常受到教师批评。由于教师忽略了对该生心理的承受能力,忽略了情感的培养,挫伤了他的自尊心、积极性,结果导致了该生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对数学厌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而我则察言观色,积极对他进行鼓励、表扬、与之谈心、交朋友、慢慢和他建立感情,增加他的精神食粮,使他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结果在当年的中考中,该生其它功课的成绩均不理想,尤其数学成绩差,但化学却考到了八十几分。这就是充分尊重后进生的人格,注重情感培养的成功的典型范例。 现代中学生与以往的中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受家庭、社会的影响,交往比较广泛。但他们的交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凭感情交往,较易感情用事,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毕恭毕敬;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却敢顶撞挑衅。实践证明,学生对哪个教师有感情,他教的这门功课学生也学的好。如果我们对待后进生,能投入大量的情感交住,把他们视为真正的兄弟、姐妹,结成忘年之交,思想上给予引导,心理上给予疏导,学习上给予辅导,生活上给予关心,相信后进生会视你为知己,对你信赖,对你佩服,由此迁移到你所教的科目,对化学感兴趣,认为学不好化学就对不起你。这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效应。 |
||
学 习 感 悟 |
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笑容可掬,亲切和蔼,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在课间,尽量创造条件,与学生进行接触,如与学生谈心,与学生游戏。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指责批评。这样不管在课堂内外,还是学习生活中,都让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的学科,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