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分层教育
时月清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目标的有效措施。如何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使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分层教学的做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的分层要求。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学中的问题一般总有难易之分,对于基础的、较易的问题,不如多让后进生起来回答,答对的适时表扬,并提出更大的希望。这样会让后进生对语文学习有更大兴趣。同时也能让后进生感到:我不比他们差,我不也答对了吗?对中等生我总是给他们创造条件:如上黑板做练习、读读自己作文中出彩的地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学先进,赶先进,突破安于中游的思想,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大胆放手,进入优等生的行列。而优等生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行为习惯。但他们容易产优越感和自满情绪。所以对优等生的教育,除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还应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不仅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总会去留意他们各科的作业,在课堂上找个适当的时机,以重批评轻表扬的方式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使他们懂得“山外青山楼”的道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勇于进取。
二、作业要求的分层布置。
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较自觉,要求背诵的内容能定时完成,而且完成速度较快,而后进生更多的是任务观点,对口头作业视而不见。因此,在布置作业时也有必要分层。比如在教完了古文《送东阳马生序》,做练习卷时(当然仅是基础题: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全文理解),我的总体要求是:可以考一百分了再做,必须人人过关。优秀的学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一次完成,中等的学生可以两次完成,但后进生则是分多次完成。作业相同,要求不同,后进生学得轻松了。再如作文:优秀生的要求是向90分进军,应写立意深,文笔优美的文章。中等生的要求是80分以上,会写中心突出,语句流畅的文章。后进生是70分以上,能说真话,能清楚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如果不符合要求,那就重新修改。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有许多感受,在诸多感受中,有一点我体会最深;只要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他们就不会失去向前奋进的信心和勇气。只有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才能抓好分层教育,就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