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发布时间:2011-09-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娟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李娟
在一个几十人的班级里,学生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学生中客观存在着性格的悬殊、智力的差异、行为习惯的好坏、成长环境的区别,甚至相貌的不同,都可能导致我们对学生的映象不同。作为班主任,对待不同的学生,要聆听心声,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快乐,班主任要为处境不利的学生把脉,帮学生找回自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恰当运用表扬还批评,乃至运用幽默还无言的批评等手法,使学生感受到温馨和期待,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面对不同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状态,正确评价孩子,才能呵护孩子的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1、利用班会活动,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热情
班会活动可先由老师与班干部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讨论,指导如何开展有意义的班会,再由班干部组织学生自由组合,自报主题,自行表演。通过班会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我班的康义健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差,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也在同一个年级上学,父亲去年还去医院开刀。父母亲因为他成绩不如弟弟,打算让他辍学,而他本人也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他曾说过,反正父母不让他上学,况且大学毕业后也很难找工作,所以他不好就不好,他也不打算上了。可是他体育成绩特棒,在体育运动会上,为我班一下拿了三个第一名,同时还代表学校进行运动会、篮球比赛、跳绳比赛等。因此,为救特意在班上开了“怎样的人容易找到工作?”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结论: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人容易。同时我还从他的兴趣着手,鼓起他的学习的勇气,希望他的文化学习也像他的体育一样优秀,也要向在体育比赛上一样不怕苦,能够克服困难,从而激发起他学习的热情。
2、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精神
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小老师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观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我是班级小主人”为主线,引导小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时,要求每个小老师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使学生既要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看到目标高而可攀,但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既制定班级的目标,同时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目标,让学生把个人目标写下(当然这个人目标也必须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情况,而不是再努力也无法实现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并带回家,让父母看后签字,同时让父母与老师一起监督孩子。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
3、发挥班级特色,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员学生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按照自愿的原则,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如:绘画、书法、象棋、舞蹈等。通过班级活动,发挥他们的潜能和特长,培养他们的爱好,发挥自主性,使其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我班的徐明慧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她上进心很强,总是不声不响地请极爱哦周琬艳、胡越等人。在这一次学校的文娱活动中发现其能吃苦耐劳,从不抱怨。为打算以后让她组织我们班级的文娱活动,提高她的组织活动能力,充分挖掘她的潜能。
4、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每个学生自找一名对手(水平相当),老师可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竞争对手名单列表上墙,各自的成绩公布于表,以便时时可激励双方。通过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特快。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小老师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如我班有好多同学把胡越作为自己的目标,原因在于胡越同学各方面都非常优秀。这也使胡越感到有竞争和压力。其他同学也都不断努力追赶她,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5、关注学生心理,经常家校联系
有些家长为生计而奔波,没有时间管孩子,文化水平低,没有正确的方法管理孩子,这些现象都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甚至出现了“5+2=0(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等于零)的尴尬局面。如我班的李卫东同学,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平时作业认真,学习也很努力,但是他不能放假,一到假期就会不做作业。我发现了这一现象,我问他父母知不知道他回家不写作业的事情,他说父母每天很晚才回来,也从来不看他的作业,因为父母都不认识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除了对他进行疏导之外,还通过电话、家访等各种途径积极和他家长联系,相互交流他在学校和家里的情况。通过教育家长,让家长知道,孩子需要的不只是衣服食物等物质,也需要关心、关注、关爱和鼓励等精神食粮。让父母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思想来教育孩子。渐渐地,他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6、耐心辅导,分层教学
班级里有好多外来务工子女,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区域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进度是有着明显差异的。因此,学生的基础差别很大。另外,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在文化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法帮孩子托一把,有些忙于生计没法顾及到孩子学习这一头,没法帮孩子管一下。如我班的张友鑫同学,父母做生意,无暇兼顾他的学习,这孩子英语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同时自己也缺乏信心,于是我在课堂上多关注他的学习,鼓励他大胆地朗读课文,回答问题,一方面培养他的语感,一方面增强他的自信心,我还让班里的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他有一点进步,我都及时地表扬他……尤其是发现他对数学情有独钟,特备喜欢钻研难题时,我提醒他要能够做到各科齐头并进而不是一枝独秀,要求他每天能够朗读几个英语单词,千万不要放弃。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 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和创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成为班级的主人,使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相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附件

    Copyright @ 2016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