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初中外地民工子女学习情况调查汇总
发布时间:2014-02-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副校长室(项)

 

一、调研意义

近年来,随着常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携儿带女涌入常州城乡各地。芙蓉初级中学目前有近700名学生,其中有300多名是外地民工子女,占了近一半的比例。为此,我校积极开展对这些学生的了解、引导,从20116月开始确立了研究课题——《基于学生均衡发展教育理念的差异教学研究》。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外地民工子女学生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很多道德、心理问题皆是由学习问题引起,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外地民工子女在我校的学习状况,让他们得到均衡发展,达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目的,我们针对部分外地民工子女进行了调研。

二、调查内容:

1我校外地民工子女学习情况现状调研。

2、我校外地民工子女学习情况现状成因调研。

三、调研范围:我校全体外地民工子女学生共100人。

四、调研主要形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行动研究。

五、调研时间:20123月——20133月。

六、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外地民工子女学习情况现状调研:

1、学习目的

 调查内容1:学习是为了什么?

选项

A报答父母,让父母生活得更好

B考上大学

C获得新知识

人数

45

41

14

比率

45%

41%

14%

对外地民工子女学习目的的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外地民工子女具有较强烈的外在学习动机,表现出一种功利型的而非自觉型的学习动机。数据表明,排在第一位的学习动机是报答父母,让父母生活得更好45%);其次是考上大学41%);排在第三位的才是获得新知识14%)。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外地民工子女之所以好好读书,更多的是出于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良好期待。

2学习态度

调查内容2回家作业,你的态度?

选项

A.总能认真完成

B.有时认真,有时马虎

C.不能认真完成

人数

42

31

26

比率

42%

32%

26%

调查内容3:你上课注意力?

选项

A.集中

B.有时集中,有时分散

C.很难集中

人数

32

41

27

比率

32%

41%

27%

调查内容4:你能参加课堂讨论、交流吗?

选项

A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

B.偶尔能举手回答

C.很少举手回答

人数

25

39

36

比率

25%

39%

36%

调查内容5:你能参加学校的各种兴趣小组或科研活动吗?

选项

A经常参加

B.偶尔参加

C.很少参加

人数

27

38

35

比率

27%

38%

35%

调查内容6:你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吗?

选项

A总能认真完成

B.有时能完成,有时不能

C.很少能完成

人数

38

32

30

比率

38%

32%

30%

对外地民工子女的学习态度的调查发现,外地民工子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上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且常常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催不做;学习上态度较随便,不愿意接受纪律的约束。如调查显示: 27%的学生在上课时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26%的学生出现过回家作业不完成现象(实际可能还要高得多);36%的学生很少参加课堂讨论、交流;35%的学生很少参加学校的各种兴趣小组或科研活动;30%的学生很难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3学习习惯

调查内容7: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吗?

选项

A.很好

B.一般

C.较差

人数

30

39

31

比率

30%

43%

27%

调查内容8:你在新课前预习吗?

选项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人数

33

37

30

比率

33%

37%

30%

调查内容9:你课后复习吗?

选项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人数

32

36

32

比率

32%

33%

35%

调查内容10: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选项

A.自己上网或其他工具查

B.问老师、同学、父母或他人

C.不去管它

人数

12

21

67

比率

12%

21%

67%

对外地民工子女的学习习惯调查发现,外地民工子女的学习习惯较差,课前很少预习的学生占30%,课后很少复习的学生那就更多了占35%,有了不懂的问题67%的学生选择的不去管它,随便它,甚至有27%的学生自认为自己学习习惯较差。

4、学习信心

调查内容11:你喜欢现在的学校吗?

选项

A.很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人数

50

32

18

比率

50%

32%

18%

调查内容12: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好成绩吗?

选项

A.能

B.有时能

C.很难

人数

41

37

22

比率

41%

37%

22%

调查内容13: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有吗?

选项

A.有

B.一般

C.没有

人数

41

38

21

比率

41%

38%

21%

调查内容14:你能适应现在的学校的学习生活吗?

选项

A.能适应

B.一般

C.很难适应

人数

40

36

24

比率

40%

36%

24%

调查内容15:你能适应现在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吗?

选项

A.能适应

B.一般

C.很难适应

人数

39

36

25

比率

39%

37%

24%

对学习的信心也是影响外地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50%的外地民工子女表示喜欢现在的学校,41%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好成绩,41%表示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这表明大多数外地民工子女对现在就读的学校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但是,外地民工子女在学校的不适应感还是很重。调查表明,24%的外地民工子女感到不适应现在的学校生活,25%不适老师的教学方法。

5、学习费用

调查内容16:你一个月的学习费用几元?

选项

A20元以下

B20-40

C40元以上

人数

32

41

27

比率

32%

41%

27%

此题重在调查外地民工子女在学习费用方面(包括:书、本、笔等)平均每个月的支出情况。从上面调查结果,不难看出73%A+B项)的外地民工子女学生每月在学习用品方面的支出少于40元。外地民工子女的学习费用很少,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外地民工子女生活节俭的一方面。

 6、学习成绩

我们对初二两个班级的外地民工子女各15人语文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

班级

优秀

一般

很差

初二2

3

3

7

2

初二3

2

4

6

3

调查发现:外地民工子女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有些甚至是班级里的最差。

小结: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外地民工子女具有较强烈的外在学习动机,表现出一种功利型的而非自觉型的学习动机;他们喜欢现在的学校,对现在就读的学校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喜欢学习;他们喜欢老师、同学。但是,也有较多的外地民工子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上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且常常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催不做;学习上态度较随便,不愿意接受纪律的约束;学习习惯较差,课前很少预习,课后很少复习,有了不懂的问题不去管它,随便它,甚至有的学生自认为自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费用少,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

 

(二)我校外地民工子女学习主要问题调研

调查内容17:由于方言与普通话差距带来的沟通问题,对你有影响吗?

选项

A.影响较大

B影响一般,但能克服

C.有影响

人数

16

11

73

比率

16%

11%

73%

 此题重在调查外地民工子女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距带来的沟通问题。可喜的是有绝大部分人(占到73%)都能够在有影响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努力缩短交流障碍。如,学习讲普通话、学习本地方言。但也有11%的人选择了影响一般。他们在逐渐的适应过程中,会克服语言差异的。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仍有16%的人选择A.影响较大。这些易忽视群体,就更需要我们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去帮助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沟通。

调查内容18:由于你老家学习课程与当地学校不同,对你有影响吗?

选项

A.较大

B.一般

C.能适应

人数

42

38

20

比率

42%

38%

20%

调查内容19:在学习方面,你认为自身存在的劣势有?(多选)

选项

A.口音

B.基础薄弱(如,外语)

C.在家学习时间少

D.在家学习环境差

E.学习压力大

人数

15

46

35

16

36

比率

10%

52%

40%

18%

41%

这两题重在了解外地民工子女在学习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外地民工子女普遍认为学习课程对自己影响较大,有42%的学生选择了影响很大,第19题就涉及到生源地课程,有52%的学生选择B.基础薄弱,如,外语学科比常州地区开设要晚,另有40%41%的学生分别选C.在家学习时间少和E.学习压力大。

小结: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外地民工子女学习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是:外地民工子女普遍认为学习课程对自己影响较大,特别是外语学科比常州开设要晚;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距带来的较大的沟通问题;感到不适应现在的学校生活,不适应现在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家学习时间少;学习压力较大。

 

(三)我校外地民工子女学习情况现状成因调研

1、家庭方面成因

1)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度:

调查内容20:你的家长对你的学习关注吗?

家长对你的学习有明确要求

家长帮助你

检查作业

家长与你

共同学习

家长主动与

老师交流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74

74

60

60

17

17

38

38

数据分析:外地民工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学习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都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是,由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无暇顾及他们的学习。由于心理原因,也不愿意过多地老师进行交流。

2)对孩子学习环境的创设

调查内容21来到芙蓉后,你家是否搬过家:

选项

A.是

B.否

人数

65

35

比率

65%

35%

调查内容22:放学后你及时回家吗?

选项

A.是

B.否

人数

52

48

比率

52%

48%

调查内容22:课余你经常干什么?

做家务

写作业

玩游戏

补习

文艺培训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22

22

41

41

26

26

6

6

4

4

数据分析:外地民工子女学习环境极不稳定,48%的学生放学后不及时回家,经常在街上玩耍,外地民工子女活动范围局限于在校园里,大部分孩子只能参加校内安排的活动项目,甚至外地民工子女课余沉迷于游戏和网络。大部分孩子不能参加一些文化培训或兴趣课程,课余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反而他们在放学后要或多或少地帮助父母带孩子、做晚饭、卖菜等。这当然与家长工作时间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和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造成孩子对学习的一种不正确认识。

3)居住条件

调查内容23你现在居住的房子来源?

选项

A.租赁

B.父母购买房

C.寄居在亲戚家

人数

79

12

19

比率

79%

12%

19%

调查内容24你对居住环境感觉怎么样?

选项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人数

19

17

64

比率

19%

17%

64%

调查内容25:你有几个兄弟姐妹

选项

A.没有

B.两个

C.两个以上

人数

19

67

14

比率

19%

67%

14%

这两题重在调查外地民工子女生活条件对他们的影响。令我们惊奇的发现有79%的学生没有固定的,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有81%B+C项)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居住环境影响自己学习,有的学生放学后不愿回家,一直在校学习到静校才肯回家。但也有19%的学生能克服现有的居住环境,理解父母打工的辛苦,珍惜现有的居住环境。外来学生中独生子女相当少,一般家里都有两个孩子。他们家很多都是向本地人租来的,而且是租的是很便宜的废弃房,有的建在猪舍旁、有的家在菜园边的“窝棚”里,冬不避寒,夏不挡雨,一家三代同堂是常有的事。他们家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更别提什么课外书及书桌了。与本地孩子比,他们缺少的是学习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

4)父母文化程度

调查内容26:你父母文化程度怎么?

选项

A.文盲

B.小学

C. 初中

D.高中及以上

人数

11

35

45

9

比率

11%

35%

45%

9%

数据表明,我校大多数外地民工子女父母学历层次较低,父母初中学历居多,达45%;小学学历35%;文盲11%;高中及以上(包括大学、研究生)学历9%

小结: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外地民工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学习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都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是,由于他们所从事简单的、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有很多的甚至要到晚上1012点下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短,交流的时间几乎没有,更无暇顾及他们的学习。由于心理原因,他们也不愿意过多地老师进行交流。48%的学生放学后不及时回家,经常在街上玩耍,出现从放学到家长回家这一段时间,外地民工子女生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时间”。因为经济差、家里孩子多、家长工作时间长、不重视家庭教育等原因,外地民工子女活动范围局限于在校园里,大部分孩子只能参加校内安排的活动项目,不能参加一些校外的文化培训或兴趣课程,课余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反而他们在放学后要或多或少地帮助父母带孩子、做晚饭、卖菜等。尤其是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和生活习惯差,造成孩子对学习的一种不正确认识。此外,有79%的学生没有固定的,他们有随时流动的可能,家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更别提什么课外书及书桌了,与本地孩子比,孩子缺少的是学习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另外,外地民工家长的自身素质较低,低学历的很多,甚至一个字不识,更没有很多的家教知识,因此,很多家长在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后,采用“一顿打骂”、“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外地民工子女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差等状况与家庭有重要影响,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教育系统内部方面成因

调查内容:由于学习课程与生源地学校不同,而受到影响

选项

A.较大

B.一般

C.能适应

人数

43

32

25

比率

43%

32%

25%

此调查我们更多地是通过访谈,通过向科任教师及个别外地民工子女,我们发现:这主要是因教材不同或教材相同但教学进度及质量不同,而引发的学生在转学过程中的学习障碍。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教材的版本更多,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知识系统的排列上有很大的差异,使得那些中途从老家转来的或从其他地方转来的学生,在知识的衔接上产生一定的“断层”。给学生继续学习造成困难。

3、学生方面成因

我们对外地民工子女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发现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1)语言障碍

这里所说的语言障碍,一方面指:中途从老家转来的学生,他们说不好普通话也听不懂普通话;另一方面指:在常州地区出生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他们会说普通话,但听不懂老师上课时说的话。不会和同学合作,不会学习。

2)心理障碍

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差异,使外地民工子女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自卑感。他们的学习用具与本地孩子比相差比较悬殊的:本地的孩子用的是名牌书包,文具盒是多功能的;而那些打工子女使用的是最便宜的书包,文具盒往往也是最简单的铁质盒子。路途较远的本地孩子上下学都有专人接送,而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多远的路都是自己一个人回家。他们从幼小的心灵深处,洞察出自己“与众不同”。这无形的伤害使他们过早地“成熟”。成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道无形的墙。

4、教师方面成因

调查内容28:老师能够为你的学习提供支持吗?

选项

A.能

B.有时

C.很少

人数

45%

33%

22%

比率

45%

33%

22%

调查内容29:当你没有信心、回答问题紧张时,老师能鼓励你?

选项

A.能

B.有时

C.很少

人数

57

27

16

比率

57%

27%

16%

调查内容: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主动请老师帮忙

选项

A.有

B.有时有

C.没有

人数

13

37

50

比率

13%

37%

50%

调查内容30:与老师亲近有困难吗?

选项

A.有

B.有时有

C.没有

人数

24

29

47

比率

24%

29%

47%

调查内容31老师和你的关系如何?

选项

A老师不太了解自己

B很少注意自己

C老师对自己不公平

D老师对我很耐心、很和气

人数

24

17

15

62

比率

24%

17%

15%

62%

多数外地民工子女与老师关系良好。调查表明,多数老师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57%的外地民工子女表示当他们没有信心、回答问题紧张时,老师能鼓励他们,此外,多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老师交往的冲突性不高,47%的外地民工子女觉得自己与老师亲近没有困难,85%的外地民工子女认为教师对自己很公平,62%的外地民工子女觉得老师对自己很耐心、很和气。

但是外地民工子女与老师的交往中仍表现出较高的冲突性,以及较低的亲密感和满意度。调查发现,24%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表示老师不太了解自己17%的外地民工子女觉得老师很少注意自己15%觉得班主任不太喜欢自己15%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平50%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会请教老师,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22%认为老师不能够为他的学习提供支持,24%认为与老师亲近有困难。总的来说,外地民工子女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高。在师生交往中,老师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主动调适师生交往,密切师生关系,给予外地民工子女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喜爱和温暖。这是外地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项调查我们还采取日常观察,我们发现:由于部分教师对外地民工子女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外地民工子女,认为他们影响了班风,拖了班级的后腿,也增加了自己教学批改的强度,更影响了班级成绩,从而使外地民工子女学生心理障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扩散性。

 

 

 

(责任编辑:副校长室(项))
附件

    Copyright @ 2016 武进区芙蓉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柳三路50号 邮编:213118 电话:0519-86520295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2号